English

论点摘编

2005-03-2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社会科学本土化中的视角转移

梁孝在《天府新论》2005年第2期撰文认为,社会科学本土化长期局限于以普遍规律为前提的普遍与特殊的模式中。西方社会科学的特有视角及其相应的实证主义主流传统使它不可能实现其所追求的社会普遍规律的目标。因此,社会科学本土化必然包含着三个层次的视角转

移。一是从世界体系的中心到边缘的视角转移;二是从西方的生活世界到我国生活世界视角;三是从理论者到实践者的视角。由此,才能从中国本土的视角出发形成真正的中国社会科学。

追求和谐

韩东屏在《道德与文明》2005年第1期撰文认为,和谐是指理想的关系,体现为稳定、有序、协调的状态,和谐作为理想的关系是值得追求的。追求自然的和谐是为了得到一个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追求社会的和谐不仅在于它是社会实现持续平稳快速发展的条件,更在于它本身就是三大社会终极价值目标(富裕、和谐、自由)之一。追求社会和谐首先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制度体系,同时也要启动博爱之心。前者是社会实现和谐的基础和保障,后者则能提升社会和谐的等级,让社会充满祥和之气。

百年中国语言学的两度转型

李如龙在《学术研究》2005年第1期撰文认为,中国语言学的第一次转型始于19世纪末,从古代小说专注文献语言转向社会口语,开始关注语言规划和语文政策,开创了语法、语音史研究和方言调查。第二次转型从1978年至今,传统小学正经历现代科学化转变;注意语言系统各方面的关联,开创了词源学,历史和比较研究打通了南北方言、少数民族语言与共同语,推动了理论发展;从内部语言学拓展到外部语言学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相关学科。两次转型都得益于古典语文学传统和现代西方语言学的影响,而第二次转型时间短,规模更大,成果更多。

普遍意识:中国美学自我超越的关键环节

薛富兴在《江海学刊》2005年第1期撰文认为,普遍意识缺乏是当前中国美学史研究之突出局限。当代中国美学需走出本民族文化特色守护神角色,以人类文化共性为立足点。超越中华审美精神个性,以中华审美特殊性材料研究人类审美共同性问题之普遍意识是新世纪中国美学史研究自我超越、深化的关键环节。中国古代有着深厚的自然审美、工艺审美和生活审美传统,此正为西方美学之弱项,深入、系统地研究此三大传统,将大有益于中国美学史和美学基础理论研究,亦大有益于当代中国的精神文化建设。

中学生的互联网使用与其应对方式的关系

李宏利、雷雳在《心理学报》2005年第1期撰文,通过问卷调查探究了589名初二及高二年级中学生的应对方式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PIU高分组被较少采用问题解决这一应对方式,而可能更多采用幻想与发泄这两种应对方式;问题解决分数随PIU分数降低而上升,而幻想与发泄两种应对方式随PIU分数降低而降低。问题解决、幻想与发泄在不同PIU分组间的差异显著。因此较多使用问题解决这一应对方式,较少使用发泄与幻想两种应对方式,可能会减少互联网使用带给中学生的消极影响。

中国老年人口的生活状况与贫困发生率估计

王德文、张恺悌在《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1期撰文,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和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资料,对中国老年人口数量、生活状况和贫困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近1.3亿的老年人中,就业比例为33%,不工作比例为67%。从政策角度看,防治老年贫困的政策应该对目前已陷入贫困边缘的老年人口提供收入扶持,同时防止未来产生新的老年贫困人口。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