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欧洲的“短视”与专家的“眼量”

2005-03-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方祥生 我有话说

刚刚在布鲁塞尔结束的欧盟首脑会议传出消息,欧盟无法执行原定取消对华武器“禁售”的时间表。理由是多方面的,一是因为美国国会和政府都表示,如果欧洲不听话,就要对其进行制裁。二是权衡利弊,认为取消“禁售”得不偿失。三是中国制定了《反分裂国家法》,取消“禁售”有鼓励中国动武的嫌疑。

其实,

欧中双方都知道,这些所谓的“理由”都属“牵强附会”。欧盟取消对华武器“禁售”的实质,是还中国一个公平,是取消对中国的政治歧视。我相信,参加欧盟首脑会议的所有政要,没有一个人会真心认为,取消“禁售”后中国会从欧盟大规模进口武器。至于将取消“禁售”与《反分裂国家法》联系起来,就更显得无理取闹了。中国要求欧盟还其公平,几年前就已提出,而《反分裂国家法》是十几天前才通过的。抓住刚刚发生的事为自己几年来的行为作辩护,未免显得滑稽。

这使我想起前世界银行副行长、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尼・斯特恩近日关于中国经济的一次报告。

回顾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史,只有日本和韩国成功地使本国经济保持了25年以上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国自1978年进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也已持续、高速发展了20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还能持续多久?早已成为国际学术界关心和研究的对象。

斯特恩通过研究认为,中国经济有可能保持较长期的持续高速增长。因为:中国仍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农村蕴藏的劳动力资源远未枯竭;中国第三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参照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中国的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改革深化和市场运作的规范,中国国内市场日趋完善和统一,市场对经济的作用在加强;国际资本继续看好中国,中国已成为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每年有600亿美元投向中国。同时,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也越来越大。近年,在世界经济的增长总量中,中国的贡献要占到34%。

据亚洲统计公司估算,已有70%的中国城市家庭年收入在2000至7500美元,已形成广泛的“中产阶级”。当然,中国的发展也面临挑战,斯特恩认为,主要有五个方面:寻找合适的增长模式;人口老龄化问题;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社会服务和公共财政问题;能源和环境问题。恰恰在这些领域,为国际社会开展与中国的合作提供了机遇。他呼吁国际社会积极开展与中国的合作。因为中国发展了,她对世界的贡献会更大。这就是一位专家的“眼量”。

“风物长宜放眼量”是毛泽东的一句名言,主张看问题眼光要放远一点。英国经济学家斯特恩能透过中国面临的种种挑战,看到中国的发展前景,看到与中国合作的机遇。他洞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出一位专家的“眼量”。再看看欧洲的部分政要,他们有的一叶障目,只看到鼻子底下的天地;有的胡拼乱凑,只要是稻草就抓。相形之下,他们的“短视”也就暴露无遗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