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晚清爱国诗人黄遵宪感动今人

2005-03-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视点记者 吴春燕 通讯员 陈亮谦 本期策划 徐可、夏 我有话说
本期提示

一位100多年前的爱国诗人的诗歌,在一年内两度被温家宝总理引述:“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此诗作者就是晚清爱国诗人、卓越外交家、近代变法先驱

黄遵宪。近年来,国内外黄遵宪研究方兴未艾。今年3月28日,是黄遵宪逝世100周年纪念日,一座黄遵宪公园在他的故乡广东梅州开始奠基,纪念黄遵宪国际学术研讨会先后在梅州和北京举行,这位变法先驱为何能如此感动今人?记者来到梅州寻找答案。

诗人情怀感召后人

今年3月28日,是黄遵宪逝世100周年纪念日。3月18日至20日,黄遵宪的故乡―――广东省梅州市委宣传部与嘉应学院首次举行“纪念黄遵宪逝世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3月26日至27日,同名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社科院在北京举办。来自日本、加拿大、美国、新加坡及中国近百家科研机构以及高校的专家学者,聚首梅州与北京,对黄遵宪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讨,集中展示近年来我国对黄遵宪研究的进展,反映目前黄遵宪研究的学术水平。3月28日,梅州市举办黄遵宪公园暨客家博物馆奠基仪式、大型纪念文艺晚会等系列活动,让海内外关注黄遵宪的有识之士聚首其故乡,深切缅怀这位历史伟人,共享“文化盛宴”。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2003年6月29日,温家宝总理在香港期间两次提到黄遵宪的《赠梁任父同年》这首沉郁悲痛的诗歌。同年9月13日,温家宝在访问墨西哥会见华人代表时,又引用梁启超《嘉应黄先生墓志铭》中“明于识,练于事,忠于国”之句,表明自己“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忠于祖国”的观念来自黄遵宪。

温家宝总理一年内多次引述黄遵宪的诗文,一时之间,这位晚清爱国诗人骤使媒体关注,不仅在香港激发民情,在黄遵宪的故乡,更掀起一股爱国热潮。黄遵宪(1848-1905年),字公度,别署“人境庐主人”。他曾出任晚清驻外使馆官员达十四五年之久,足迹遍及亚、美、欧、非四大洲,是科举制度中不多的熟悉国际事务的人才。他是岭南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晚清“诗界革命”的倡导者,传世诗作有《人境庐诗草》11卷、《日本杂事诗》多卷。1891年他前往新加坡任职时,途经香港,有感于祖国积弱,列强瓜分,而写下温总理所引的诗。他任驻日使馆参赞时编撰了40卷、50万言的《日本国志》,是中国人写的第一部日本通志,至今仍被列为许多大学日本史专业必读的参考书。黄遵宪参与了康有为、梁启超的“强学会”,并创办《时务报》,宣扬改革维新的主张。但维新运动失败后,黄遵宪被罢官归隐故乡,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师范学堂之一―――东山初级师范学堂,它后来成了叶剑英元帅的母校东山中学。

我国3位总理曾先后提及黄遵宪,除了温家宝总理,周恩来总理曾称赞他对教育改革的贡献,朱?基总理曾评价他为维新改革先行者。

“人境庐”旅游热正在兴起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黄遵宪故居―――人境庐。从1980年起,政府拨出专款,对这座年久圮毁的建筑进行全面修复。1982年,人境庐经过整修重新开放,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进入故居,黄遵宪半身汉白玉塑像映入眼帘。记者来到后花园亭子间的石桌边,想当年,黄遵宪应是经常坐在圆桌边,遥望前面滔滔梅江,沉思《马关条约》国耻 人境庐占地并不大,但书斋藏书颇丰,达8000册之多,其中不乏善本和珍本。故居内还保存着黄遵宪在“湖南盐法长宝道”任职时用的牌匾,及《日本杂事诗》、《人境庐诗草》等作品的原版刻板等珍贵文物。据人境庐管理所人员介绍,这里每天几乎都有学校和旅游的人士来参观,这几年,来人境庐参观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参观者遍及海内外。

据悉,梅州市政府计划投资1亿元,以“人境庐”为中心,构建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黄遵宪公园,将分3期实施,到2009年底全面完成。在梅州市委书记刘日知眼里,建设黄遵宪纪念馆 公园 既是文化建设重点项目,又是城市建设亮点工程。香港梅州联会首席荣誉会长、全国政协常委余国春十分支持兴建黄遵宪公园。他说 “现在很多老华侨对黄遵宪都十分有感情,因为早年华侨是没有中国护照的,是黄遵宪在任期间,力主让华侨持有中国护照。”香港梅州联会会长林光如也满怀感情地说 “黄遵宪生逢弱国,抱着忧国忧民之心,主张维新,希望以杜鹃啼血、精卫填海的坚毅精神去扭转活于水深火热中的国家。中国今天的富强来之不易,我们有必要让下一代知道这段历史,让年轻人看到这种新旧对比,从而激发对国家、民族的感情。”

黄遵宪研究方兴未艾

近年来,有关黄遵宪的各种研讨会、纪念会、书画艺术展等方兴未艾。研究者不仅有中国学者,也有不少外国学者,他们深入到各个领域、多种角度,涉及政治、外交、文学、史学、经济、学术、法律、教育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外学者已出版研究黄遵宪的著作、传记、资料30多部,发表各种论文300多篇。黄遵宪研究挖掘了不少新的史料,如上海图书馆藏《黄遵宪手札》、首都博物馆藏《黄遵宪致王雪澄手札》、南开大学图书馆藏《黄遵宪致王韬手札》及黄遵宪主持湖南新政时的《湘报》等等。与此同时,不少中外学者呼吁,编辑出版发行《黄遵宪全集》、重新编注《黄遵宪诗选注》等多部巨著,筹备成立“黄遵宪基金会”,尽早修复黄遵宪在梅州故乡的墓地等等。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外关系史研究所王晓秋教授,曾在全国两会提交“隆重纪念黄遵宪”的提案,得到广东省政府和梅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黄遵宪家乡的最高学府―――嘉应学院举办的黄遵宪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杨天石教授考察了《马关条约》签订后,黄遵宪与日本总领事关于苏州开埠问题的一次交涉,认为这次谈判是黄遵宪外交生涯中的一个重要事件,也是他为了维护国家主权的艰难外交努力和爱国情怀的一次充分体现。而黄遵宪晚年乡居时期所作的《军歌》、《幼稚园上学歌》和《小学校学生相和歌》,则证明黄遵宪是近代中国新式儿童诗歌的首倡者之一。河南大学校长关爱和教授提出,要从新的学术视野,重新认识黄遵宪创立的以新意境、新语句和旧风格为关键词的“新派诗”话语体系。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会长郭延礼教授认为,过去以钱钟书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对黄遵宪的新派诗评价过低,有欠商榷,他认为黄遵宪是近代“诗界革命”中最有成就、最有代表性的诗人,无愧于“中国诗界哥伦布”的称号。南开大学古籍所吴振清教授发现,尽管对黄遵宪研究已近百年,但国内尚没有一部“黄遵宪文集”出版,于是,他于2003年在国内首次结集出版《黄遵宪集》,该集分诗文两部分,诗集除了收录《人境庐诗草》和《日本杂事诗》外,又补遗了314首黄遵宪的诗词曲联等作品。吴振清教授说,黄遵宪所著的《朝鲜策略》,对朝鲜由闭关锁国到对外开放起了关键作用,但国内却流传甚少,此次也一并收入文集中。广东中国文学会会长管林教授说,近百年来,除了“文革”十年外,对黄遵宪的研究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尤其是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活跃期,举办了3次较大规模的研究和纪念黄遵宪的活动,发表了一大批研究论文。但是,管林教授认为,目前国内黄遵宪研究仍存在经费少、炒冷饭、一般化等问题,亟须在“新”与“深”上下功夫。另外,有分量的《黄遵宪评传》也尚未出版,国内开设过“黄遵宪研究”选修课的高校只有华南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和嘉应学院3所。

研讨会上,一些专家学者再次提倡建立“黄学”,以提高研究黄遵宪的学术水平。加拿大客属商会会长、学者熊恒浩还向与会的数百名专家、学者、嘉宾发出倡议:在梅州成立一所“黄遵宪大学”以纪念这位华人先贤。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