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道歉也是一种境界

2005-04-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赵畅 我有话说
不久前,不少北京市民“意外地”从电台中收听到了王岐山市长就北京供暖期出现的天然气紧张问题公开向市民道歉的声音,市长的道歉感动了市民。

按理说,工作没有做到位,抑或做错了,领导者自须向群众道歉,这是很正常的事。然而,先前似乎很少能够听到这样的道歉,何故?因为有的领导怕因此而失威信,担心以后难

以开展工作。于是,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失误,往往文过饰非,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除非不做工作,只要做工作,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问题,有失误,并不可怕,群众的眼晴是雪亮的,领导干部工作好与差、成绩与失误,他们心里最清楚。如果领导干部对自己的工作失误讳莫如深,既不改正也不作自我批评,那么,群众是不会答应的。如果领导干部能够放下架子,通过新闻媒体或其他适当途径,向群众道歉,那么,群众是会予以谅解,并期待后效的。

能否对失误道歉,折射的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一种精神。明哲保身不肯担责任的领导干部,虚假浮夸、好大喜功的领导干部,缺乏主见、固步自封的领导干部,是不愿也不屑向群众道歉的。在他们看来,向群众道歉,等于将问题、失误公开化,无异于自贬形象,自我降低威信。相反,敢担责任、求真务实,有远见、有魄力的领导干部,则一定会正确对待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失误,并从中寻找主观因素,通过向群众道歉,以示自己接受监督的诚意,以示自己改进的决心和勇气。

归根到底,道歉也是一种境界。往深里说,领导干部的道歉是去除了私心杂念,是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使命感左右思想和行为的表现,其价值取向便是恪尽职守有诚信。事实上,领导干部出自内心的道歉,不仅丝毫不折损其自我形象,而且只会让群众产生感情共鸣,产生互动效应;不仅不会产生离心力,而且只会增强凝聚力、吸引力。

真正意义上的道歉,不是多余的噱头,不是摆设的道具。群众看一个领导干部的道歉诚信度如何,关键是看其道歉以后怎么去做、做了些什么、做了以后效果如何。假若光打雷不下雨;或者虽然去做了,但依然没有做好,甚至做得更差,那么群众也不会高兴、满意、答应。因此,对每个领导干部而言,一旦向群众道歉了,就应拿出更大的诚意,更应殚精竭虑、全力以赴。

道歉不是目的。道歉的目的从近处说,是为了整改;往远处讲,则是为了减少乃至消除失误。群众希望领导干部减少错误,不再犯以前犯过的错误,注意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工作规律,不断提高办事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科学执政的能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