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孔雀东南飞”到春暖大雁回

2005-04-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曾毅 我有话说

图为哈飞航空工业股份公司的技术人员在装配车间内紧张工作。新华社记者袁满/摄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心脏科博士后孔维去年被

评为长春市“十大杰出青年”。因为他在长春市高新区管委会创建的长春百克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自行研制了复合型艾滋病疫苗,并于2004年11月25日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入Ⅰ期临床研究。这是我国首次开展艾滋病疫苗的临床研究,标志着我国在艾滋病疫苗研究领域已与国际同步。

正是因为引进了这样的人才,吉林省的科研上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

位于长白山区的通化东宝集团在去年研制成功并产业化生产基因工程人胰岛素,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2002年,吉林省农科院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大豆品种;

“神舟五号”所用的光学仪器大多来自吉林省;

2004年,吉林省汽车产量和销量占全国第一,并已形成了重、中轻、轿等系列产品的领先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人才制造省”的优势

吉林省的骄傲已不再停留在新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上。在经历了最初的辉煌和曾经的“孔雀东南飞”的阵痛后,吉林省又一次以它的人才战略吸引了“春归的大雁”,也创造了新的业绩。如今,吉林省每万人拥有科学家、工程师和在校大学生人数均居全国第六位,有两院院士28人,吉林大学是我国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

面对“人才制造省”的优势,吉林省将对人才的认识落实到政策和服务中。5年来,全省各级财政的人才资金共投入17.7亿元,年均增长12.8%,仅去年就投入专项资金5.7亿元。同时,从去年起,省政府设立了吉林省人才开发资金,当年投入1000万元。目前,第一批19个资助项目已经完成,共对19家企事业单位、37名高层次人才进行了集中资助,资助总金额240万元。今后,这笔资金将逐年递增,到2007年将达到1亿元的规模。

修建“人才蓄水池”

筑好梧桐引凤凰,吉林省首先修建“人才蓄水池”使高新产业厚积薄发。

高新技术产业是吉林省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吉林省以建科技园区、给特殊优惠政策发展这一产业。其中长春市建立了由8个科技园区、10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0个高科技企业和21个振兴老工业基地重点项目组成的四大吸引和储备人才的“蓄水池”,并将其作为全市重点人才需求信息的“晴雨表”和人才政策制定的“研究基地”,提高了引才聚才能力。截至目前,长春市的四大“蓄水池”已吸引和聚集各类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47万人。

长春市高新区率先实行“一站式”服务,对优秀的人才和项目优先给予资金扶持,1999年为留学人员金磊博士开创的金赛药业一次投资8000万元,创国内支持留学人员创业单项资金之最。
1999年,长春高新区联合省内13家单位创办了长春海外学人创业园。创业园5.3万平方米的集中创业基地,吸引了来自美、日、德、法、英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91名留学人员在这里投资创办了128户科技型企业,转化科技项目300多项。2004年,园内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利税1.5亿元,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高新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一批杰出代表被国家、省、市授予“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金磊、崔维力博士还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建本土平台人尽其才

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吉林省还积极搭建本土平台使得人尽其才。今年春节前,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功能最全、规模最大,集人才交流、培训、招聘、测评及人事代理、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延边人才大厦”投入使用,州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专款,用于人才资源开发。和延边一样,吉林省各级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实施了各自的人才战略。在一些市县,非公企业员工可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优秀乡土人才考察学习、信贷支持、入党晋职优先,以及“企业经营功臣奖”、“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市级优秀专家奖”、“企业高级人才奖”等人才重奖政策陆续出台。

为让“当地的和尚念好经”,吉林对各类人才不仅重培养、重选拔,而且注重激活人才流动渠道,让人才切实发挥作用,充分体现自己的人生和社会价值。为加强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锻炼,省劳动部门与50家大中型企业合作,先后建立了50个培训基地。

目前吉林省已建成各级各类人才市场96个,初步形成了专业配套齐全、区域布局合理的人才市场体系。为适应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需要,2002年,启动了中国吉林高新技术人才市场,去年7月又组建了吉林省西部人才市场。中国吉林高新技术人才市场实施“鹏鸟腾飞战略”,仅仅3年,市场固定资产增加了2.9倍,流动人员档案增加了10倍,人才库存储量增加了30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