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用生命抢救吴歌

2005-04-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高福民 我有话说

金煦同志走了,听到这个噩耗,我惊呆了!他为我国吴地民歌,燃尽了生命最后的烛光。记得春节前走访慰问文化系统老同志时,我探望了躺在病床上的他。他很激动,老想张嘴讲什么。没想到,仅仅10天以后,金煦同志就离开了我们。来到他家吊唁时,金煦同志的爱人汪筠淙紧紧抓住我,悲切间讲不出话。最后说,只有一个要求

,《吴歌论坛》还没来得及完成,你要继续关心,这是金煦走之前最大的心愿。

又是吴歌!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吴歌遗产集粹》一书完成并正式出版后,金煦同志满怀喜悦,过了两三个月,他又来主动请缨,如数家珍地讲起他花好几十年心血收集了许多全国各地有关吴歌研究的论文,说现在正赶上好机遇,想再整理出来编纂为《吴歌论坛》出版。我看他风尘仆仆,一脸疲乏的样子,劝他不要急,慢慢来,注意多休息;《吴歌论坛》的整理我们肯定支持,具体可在他的指导下,组织一个班子进行,减轻他一些压力。他笑笑,答应了。后来才知道,他当时手头还在抓紧编纂《中国・芦墟山歌集》,为赶着向第28届世遗会献礼,多少天来夜以继日,忘我工作。

我对金煦同志是太了解了,这几年来,每次见到他,他张口就是吴歌,虽然话语不多,但情切切、语殷殷,谁听了也会感动。仿佛他天生就是为吴歌而生,为吴歌而活,只要是与吴歌有关的事,他总是第一个冲在前头,甚至于抛开一切,乃至健康。因为吴歌,他跑常熟、吴江农村,总有忙不完的事,总有看不完的稿,总有使不完的劲。对吴歌事业的深深的爱,成了他人生的支柱。在生命的弥留之际,他告诉家人,几天来常常做梦,梦见一首首精美的吴歌和一篇篇精彩的研究文章,没法记录下来了。他是在用生命,抢救吴歌!用一生的心血,让这千古绝唱,插上飞翔的翅膀!

金煦同志离开了我们,他是带着欣慰,带着对吴歌抢救事业无限的依恋而去的。他倾尽心血,把他的生命印刻在了《中国・白茆山歌集》、《吴歌遗产集粹》、《中国・芦墟山歌集》以及未完成的《吴歌论坛》等煌煌巨著中。他参与编纂的80万字的《中国・白茆山歌集》和主编的118万字的《中国・芦墟山歌集》,实现了几代民间文艺工作者的愿望,成为民间文艺史上空前的盛事。152万字的巨著《吴歌遗产集粹》,被学术界誉为继吴歌史上南朝乐府、明代《山歌》、“五四”歌谣运动三大里程碑之后的又一丰碑。金煦生前,始终自甘寂寞,默默以苏州文化建设道路上的一块铺路石自居。他不求显达,不求富贵,唯愿终生为吴歌抢救事业呕心沥血。他是一位物质生活简朴得几乎无所求,而精神生活无比充实的文化人,他用平凡的行动,抒写了不平凡的生命之歌。

金煦同志离世后不久,我接到吴江市文化局退休老同志徐文初写来的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他用发自肺腑的文字写道:“老金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也是一名称职的文化专家。数十年来,他始终兢兢业业地为党的文化事业而工作。到了晚年,非但不肯休息,反加紧为吴文化、特别是吴歌的整理与保存日夜操劳,耗尽心血。一个人,为了自己追求的事(也是党的事业),愿意割舍生命,死而后已,这是何等崇高的精神境界啊!”

金煦同志走了,他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一颗为党的文化事业而鞠躬尽瘁的心,为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抢救和保护而甘愿奉献一切的火热情怀。金煦同志,我们想念您,吴中大地的青山绿水,将永记您瘦弱伟岸的身影,清癯朴实的笑颜,真诚炽热的情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