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出来的增长极

2005-04-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国圣 我有话说

4月17日晚9时许,一辆四川牌照的大货车驶抵成渝高速公路重庆杨公桥收费站。货主吴延成出示相关证件后,这辆车被免费放行。

川渝两地去年开通了国内首个区域间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区域内运送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可免交过路、过桥费。“绿色通道”是根据2004年2月签署的川渝合作协议开通的。仅此一项,当年就为两地

农民节约2亿元。两地居民的菜篮子也因此更加丰富,更加“鲜活”。

除了农业,合作的效应已在更广泛的领域显现 四川企业2004年在重庆共投资15亿元,较上年增长63%,重庆企业在四川的新增投资则达到68亿元,增长51%。一年间,两地贸易额也上升了18%。

共同打造“市场磁场”

“你们在许多方面走在西部乃至全国前列,尤其是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的成功实践,展示了领跑西部的风采,值得我们学习。”

“谁做‘龙头’并不重要。谁的经济发展得好,谁的带动能力强,我们就为谁服务。”

2005年春,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省长张中伟率党政暨经贸合作代表团莅临重庆。两地领导见面后的一席话,让一些“老四川”、“老重庆”们生出很多感慨。

全国政协委员韦云隆在成都生活了13年,后来一直在重庆工作。他这样形容川渝两地的关系 重庆直辖前,是“欢喜冤家”;直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之初,是互不相让的“西部双雄”;近几年,是密切协作相互提携的“亲兄弟”。

实际上,两地决策层一开始就很清楚 川渝一家,互争则双损,互让则双赢。在制订西部大开发实施规划时,重庆希望与四川相连的“渝西经济走廊”的各市县,同时承接成都和重庆主城的辐射带动;四川则强调充分借助重庆的汽车摩托车产业基础和得天独厚的长江黄金水道。

过去地域封锁最严重的烟草行业,成了两地合作的探路先锋。2003年8月,重庆、四川烟草公司统一组建川渝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两地卷烟在区域内自由流通。几个月后,两地卷烟销售实行“同牌同价,一价批发”。大市场、大流通很快见效 2004年上半年,重庆卷烟销售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37.9%。

2004年2月4日,重庆市委书记黄镇东、市长王鸿举率党政代表团赴川,共谋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川渝签署《关于加强川渝经济社会领域合作,共谋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的框架协议》和涉及重大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和农村经济、公安机关警务联勤、旅游、文化产业和广播电视等6个领域的单项合作协议。“1+6”协议旨在冲破两地间以往一切“有形和无形的壁垒”,互相开放市场,以更强劲的“市场磁场”,放大西部大开发的洼地效应,通过市场拉动、资源吸引、政府推动、市场主体参与,形成川渝间新的合作动力机制。这一举措,被学者誉为“启动了西部经济的火车头”。

资源配置追求区域效益最大化

几年前,川渝两地交通部门经常遇到同样的问题 一条路修到交界处后,因为对方迟迟不愿连通而成为利用价值不大的“断头路”。现在,交通建设方面的密切配合已经成为两地合作的典范。遂渝铁路今年通车后,成都和重庆间将形成铁路环线。遂渝高速公路建成后,两地间又将形成高速公路环线。按照规划,到2010年前后,成都和重庆间会通过5条高速公路紧紧地连在一起,沿线数百个原本偏远的乡镇,将被纳入川渝经济大循环。

两地旅游市场互相开放,基本实现两地旅行社同等优惠。2004年,推出“乐山 峨眉山 蜀南竹海 长江三峡”精品旅游线,并共同打造“川陕苏区,红岩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旅游,共同编制川黔渝“金三角”旅游发展规划,共同申报四面山 佛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重庆多煤,四川多电,双方结成电、煤能源联盟顺利成章。关于这个联盟,还有个小插曲 2004年电力供应最为紧张时,四川向重庆输送了50多亿千瓦时的电量。当时四川也常因缺电而拉闸,最紧张时,成都还有市民掀翻了金牛区供电局的围墙。尽管这样,送重庆的电也一度不少。重庆也表示,要把四川用煤的需要视作重庆用煤的需要,尽量保证供应。

在省里的支持下,四川已有宜宾、泸州、自贡、内江、达州等11个市参加了以重庆为龙头的重庆经济协作区。3年来,协作区内各成员共同实施项目3650个,相互引资260亿元,商贸流通额达200亿元。两地还商定共同打造巴蜀文化品牌,组建优势文化企业集团,实现两地广电节目全面覆盖;大力发展以连锁经营为代表的现代流通方式,组织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的“绿色通道”,支持两地商贸、物流企业开展合作。

重庆市发改委负责人表示,在川渝经济取得巨大进步的基础上,两地将合力推进川渝统一市场的形成,消除一切分割市场的人为壁垒,在川渝两地形成商品自由流动、人员自由进出、合作不受体制和其他人为限制的统一市场。

初显示范带动效应

川渝签署合作协议4个月后,重庆党政代表团赴黔。在前期认真准备的基础上,渝黔签署《关于加强两省市经济社会领域合作与发展的框架协议》,以及两地有关部门提出的16个具体合作协议。

重庆市30多家旅行社的老总们很快奔赴贵州习水,与当地商量互相开放旅游市场。连接习水和重庆江津的500米旅游隧道,随后被提上日程。按照协议,隧道打通后,江津四面山与习水三岔河景区实行旅游一车通。此前,川渝黔已签署共同打造无障碍旅游区的协议,规定三省市互不设槛,其中任何一方的旅行社都可直达另一地的景区。

来自重庆市农办的消息说,年内将开通渝黔两地间的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这也可能成为全国第二个省市间的“绿色通道”。

尝到跨地区合作甜头的烟草部门,也开始考虑更大范围的合作。渝黔烟草合作已被提上日程,川渝滇“三省五方”的合作方案,正在紧张磋商中。重庆市烟草专卖局人士介绍,与贵州的将借鉴川渝合作的成功经验,除遏制两地间存在的暗流烟和卷烟相互杀价外,还将在卷烟品牌调剂方面携手,以满足本市市场对部分贵州卷烟的需求。

川渝合作的示范带动效应,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目前,川渝经济区建设已经纳入国家“十一五”区域合作专项规划。四川省社科院学术顾问、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课题组组长林凌教授是川渝共筑中国经济第五极的亲历者和推动者。他预言 川渝打破“封锁”而互相协作发展,将有望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东北之后的中国第五个经济“增长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