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乙酉随笔二章

2005-04-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叶兆言 我有话说

苏北水乡的感伤

要不是亲眼所见,真不相信苏北也有个与江南一样的水乡。江南水乡是个固定词组,看到江南就想到水乡,看到水乡便认定江南。我是在南京长大,父母是苏南人,亲戚生活在苏锡常一带,受环境影响,满脑子苏北的错误观念。读万卷书才能见多,行万里路方可识广,自忖读

的书不算少,跑的地方也丰富,偏偏对近在身边的苏北有些糊涂,糊涂得几乎可笑。

我始终弄不明白三泰是哪三泰,刚有些知道,又糊涂了。我糊涂,周围朋友也是不清不楚。在行政区域划分上,我弄不明白三泰与扬州和南通的关系。这是一个典型的苏南人思维定式,过去中原地区的人看不上江南,把长江以南的大好河山,统称为江表,表者,外也,中原人的眼睛里,江表意味着长江之外。苏南和苏北的隔阂是历史造成,如果我没有记错,在明朝以前,苏南苏北没什么瓜葛,并不归一个行政长官管辖。苏南苏北成为一省,是明朝皇帝包办婚姻的结果。以中国大历史的眼光看,苏北一向看不上苏南,后来苏南开始攒几个银子,经济繁荣了一些,便也不把苏北人放在眼里。

好出门游玩的人都知道周庄,知道同里和?直,喜欢拿它们来见证苏南的繁华。其实在长江下游,类似的水乡古镇有很多,说出来大家不相信,当年只要是个名镇,江南江北都这样。一年前的清明,我有幸去苏北参加溱潼会船节,看十里溱湖竹篙如林,千舟竞发,那种热闹至今不能忘怀。但是记忆深处最刻骨铭心的,还是当地人回忆往事时流露出的懊悔。位于苏北水乡的溱潼,说起周庄便不服气。不服气自然是有理由,溱潼的历史和规模,不仅可以与古镇周庄媲美,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上世纪80年代初,为适应形势发展,千年溱潼突然想到了出新,所谓出新,是不顾一切毁旧。结果古河道填了,老房子拆了,原有的大好格局,一转眼都被人为破坏。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发展不一定是好事,有时候只是灾难。如今走在溱潼麻石铺就的深巷里,跨过小桥流水,拜访老井当院的民居,仿佛走进了往日岁月。溱潼古镇更像一块华丽的碎瓷片,它五光十色,折射出了苏北水乡有过的辉煌。作为匆匆游客,面对随处可见的历史沧桑,难免一种说不出的感伤。

已成为旅游热点的江南古镇周庄,能有今天,不是因为发展,而是因为不发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周庄仍然很闭塞,著名的阮仪三教授从上海过去,近在咫尺,单程却得花两天时间。是闭塞和落后保护了周庄,想破坏还没来得及。溱潼很遗憾没遇上阮教授那样的高人,历史无情,一旦毁坏了,便不可能再恢复。

宜兴红茶

这年头是事都讲究知名度,有没有名气很重要。现成例子是紫砂壶,一提到,立刻想起它的出产地。我惦记的是宜兴红茶,怎么都忘不了第一次喝时的惊喜。是个老茶客推荐的,喝了以后,满嘴生香,久久不能忘怀。我对喝什么茶,一向没什么讲究,只要是好茶,都爱喝,都能喝。喝好茶就像上馆子,图的是嘴上快活,犯不着死盯上一家饭店不放。一年四季气候不同,环境各异,用心去品,是好茶都能喝出味道来。

知道宜兴出红茶的人不多,知道宜兴红茶是好茶的人更不多。说到喝茶,时髦话题是这茶多少钱一斤,昂贵成了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最新,最嫩,更要包装好看。一个朋友告诉我,如今的茶农都知道往茶树上喷药,这药作用神奇,能让茶树立刻长出新芽,结果吃新茶犹如喝春药,得了病,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人往高处走,话往大处说,宜兴红茶价格便宜,便宜了反而无人问津。

听说最初喝红茶的都是些窑工。所谓窑工,就是烧紫砂壶的人,由此可见红茶本来已有民间基础。老茶客让我好好琢磨琢磨,仔细想想紫砂壶与红茶的关系。绿叶衬红花,骏马配好鞍,凡事都要考虑一个合适。紫砂壶泡龙井碧螺春,那是暴殄天物,是老牛吃嫩草。紫砂壶天生是为红茶准备的,要用紫砂壶,就得喝红茶。要想品味好红茶,必须是紫砂壶。

这就好比生了周瑜,就应该再有个诸葛亮,否则拔剑四顾无对手,只能孤独求败了。上个世纪的80年代,紫砂壶非常风光。台湾商人一窝蜂涌向宜兴,一时间,好多人暴富,有把好手艺的趁机赚钱,闷声大发财。紫砂壶和红茶,按说应该共生共灭,共同繁荣和发展,事实却是,紫砂壶成了白天鹅,红茶仍然还是丑小鸭。紫砂壶孤军深入,名声越来越响,价格越来越高。高不一定是好事,爬得高,摔得也重。谁都知道,现在的紫砂壶市场已经惨不忍睹。

一把紫砂壶可以卖出天价,卖了也就卖了。人们大约不会想到忽视宜兴红茶的恶果,唇亡而齿寒。紫砂壶在台湾能够风光,显然与乌龙茶的冲泡方法有关。我不明白宜兴人为什么不隆重推出自己的红茶?江南人爱喝绿茶,这不错,爱喝并不意味着只喝。茶有许多种喝法,非明前雨前不喝,一味追求尝鲜是时尚,用紫砂壶泡红茶,同样可以赏心悦目。价廉而物美,又有古风,何乐不为。

忍不住要为宜兴红茶吆喝一声。“养在深闺人未识”,不是好事。酒香也怕巷子深,西施不是进了吴宫才成为美女的,要是不被夫差宠幸,她到死也只能是个默默无闻的浣纱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