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真实重现民国时期社会生存图景

2005-04-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文海 夏明芳 黄兴涛 我有话说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以中华民国为历史标志的20世纪上半叶,虽然只不过是极其短暂的一瞬,但无疑是其中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动荡和变化最为剧烈、最动人心魄的一幕。其间,新制与旧统共存,建设与破坏同行,革命与反动互激,内忧与外患交迫,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基础,是科学技术,还

是意识形态及文化风习,无不酝酿着、爆发着重大的变化与改造,并最终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推移,尤其是21世纪的到来,“中华民国史”逐渐突破了以往覆盖于其上的中国革命史的框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华民国已经作为一个与此前中国历史上的26个朝代相并列的重要历史时期而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在国内外学术界,特别是在国内学术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从断代史的角度来研究这一时期的各方面问题。而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为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对民国史的研究兴趣,也逐渐从那些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动人心弦的政治事件以及茶余饭后的奇闻逸事,逐渐扩散到了或者准确地说是深入到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层面,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从政治形式的外表进入到社会生活的深处”,从而使有关民国史的研究更紧密地与以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社会联系在一起。于是,中华民国史不仅已经以其原有的完整的风貌独立地展示在当代国人面前,成为中国历史研究乃至整个学术研究的新的热点和生长点,而且也必然会对当代中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发挥越来越大的历史借鉴作用,并因此而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有关民国历史资料的整理出版尽管包罗广泛,涉及档案、方志、报纸杂志、官方文献、私人著述以及共和国时期的回忆录等等,而且这些资料也都是极其宝贵的,但人们却很少注意到另一种为民国时期所独有的资料宝库,即由当时国内外各主要政治力量和政治派别、各地政府、各学术团体和学校以及学者个人所进行的大量的社会调查,特别是农村社会调查。与业已整理出的其他资料相比,这些调查具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这不仅仅是因为调查的涉及面极其广泛,覆盖着全国绝大部分省区的包括城镇乡村在内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些调查大都是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如现代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等方法和手段调查完成的,而且均以调查报告甚至学术论文作为最终的成果形式,这样既保存了大量的调查数据和原始资料,又凝聚了代表当时比较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对各种自然、社会及政治、经济等问题的分析、透视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所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借鉴价值,是深入研究和了解旧中国城乡社会问题的极可珍视的第一手的原始资料,也是当今社会经济建设资以借鉴的极其难得的思想库。民国时期的调查资料实际上也已经走出了历史学界的圈子而受到其他学科学者的关注。

    源自福建教育出版社的远见卓识和鼎力支持,使我们终于有条件能够共同担当这一历史的重任。不过,由于这一时期的社会调查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而且所藏散漫,有不少甚至散佚海外,如果一味求全,势必不能,亦且难以满足当前学界的急迫需求,故此我们决定采取“丛编”的形式,按步骤分阶段地予以整理出版。第一批收录的文献共计193种,按其调查内容大致分为10卷,包括婚姻家庭、社会保障、社会组织、宗教民俗、底边社会、城市 劳工 生活、乡村社会、人口、文教事业及少数民族等。其中既有当时印行的书籍,亦有散藏于各类报刊的论文,另有部分迄今尚未公开出版的手稿和油印本。凡解放后重印且流行颇广的调查报告,如《定县社会调查》等,暂不收录。

(本文系作者为《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所作的前言摘要,该书已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