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更加积极的城市化政策促进农村发展

2005-04-2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05年农村经济绿皮书》出版暨农村经济发展论坛日前在京举行。《绿皮书》认为今后农村政策的调整方向是更积极的城市化政策,并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加速这个目标的实现。

目前,人们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担忧,是城市对农村人口输入的承接能力。《绿皮书》指出,从总

体上看,我国城市已经大量承接了农村人口,只不过他们处于边缘化的生活状态,没有融入城市生活的主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资金,但资金可以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获得。只是这个分配结构的调整不是体现在2004年农村政策中的小调整,而应是更大的调整。调整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城市劳资关系的调整,对工人的劳动时间和福利待遇作出约束性规定,并建立民工的社会保障账户,强制企业承担相应的责任。通过这些措施,保障和增加农民工在城市的消费能力;二是实行土地交易 包括国家征用 的市场化,提高农民放弃土地的收入,实现“以农村土地换取城市生活保障”,使相当一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买得起较低标准的城市住房。实行这两方面的政策意味着国民收入结构的深刻调整,可能带来对国民经济的“消极”后果,例如会增加中国产品的工资成本等等。但这方面政策的更积极的后果是扩大了国内的市场,从而加快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绿皮书》指出,应该赋予农民自由迁徙的权益。农民工实际上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力军,但由于缺乏融入城市社区的权益,农民工及他们的家属转为市民的比例很小。从制度上赋予农民与城市居民同样的权利,实现公民权利的平等,形成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数量持续减少与农户平均经营规模逐渐扩大相关联的机制,使农民收入的增长建立在报酬率提高、就业结构提升和农业竞争力提高等弹性更大、持续性更强的因素的基础上,是比给钱、给政策更为基本的措施,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

《绿皮书》还指出:农业农村经济各种主要发展指标在经过2004年普遍回升后,2005年走势将呈现出新的特征。重要变化之一是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难度明显增加,农业增产的基础仍然相当脆弱。面对农业农村经济新形势,需要积极调整相关政策,避免农业农村经济剧烈波动,促进农业经济平稳运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为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和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