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时代的记录

2005-04-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富道 我有话说

编者按一部描写“为民模范”周国知成长、学习和工作经历的长篇报告文学《大巴山的呼唤》最近面世后,受到广泛好评。周国知同志生前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椿木营乡民政助理。在20多年的工作中,先后担任过乡武装部长、乡长、计生办主任、民政助理等职,最后

殉职在工作岗位上。由寒青、遥厚创作的《大巴山的呼唤》,以生动的笔墨和饱满的激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形象,也为当前正在全国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提供了一部很有感染力的生动教材。今天,这里选登四位作家、评论家的文章,以飨读者。

在21世纪初的中国,在湖北省西南部恩施州,流行着两个新造的句词――消岩,消茅。这两个名词在局外人看来,是那样的生涩和费解,而在当地人看来,却是异常的亲切和温暖。所谓消岩,就是消除岩洞屋的简称;所谓消茅,就是消除茅草屋的简称。在恩施州的崇山峻岭中,要让千家万户告别岩洞和茅棚,实在是一件功德无量之举,然而又是一件勉为其难的事情。提出实施这项计划的本身,需要勇气和热情,需要毅力和耐力。长篇报告文学《大巴山的呼唤》的主人公周国知,就是在消茅的征程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的名字将同消岩和消茅两个名词一道,载入史册。

《大巴山的呼唤》出自新闻记者的手笔,在当今的时势之下抓住这样一个选题,自然表现出新闻记者的政治敏感性。也正因为此,对于这部作品的评估,可能会出现一个尴尬 以为这是一部应时应景的作品,只承认它的政治价值,而忽略它的文学意义。这也许是一种偏颇之见。“有谁见过如此壮观的场景啊 在蒙蒙细雨中,在漆黑的山岭里,流动着一束束明亮的火把、一道道手电筒雪白的光柱,它们组成了世界上最奇特的、最宏大的花圈。花圈的中心是变动着的山峰,花圈的周围是飘动的塑料薄膜,有如风中飘舞的花瓣和挽联……”这是本书“引子”所描写的四面八方的人们都来为周国知作最后告别的情景,他们中间有年轻力壮的健康人,还有哑巴、弱智者、背驼腿残者、老年痴呆者。这样的场面着实让我的心灵震撼了。应该说这是民间最高规格的葬礼,是民心最集中的体现。我认为,为这样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立传,为这样一位乡村基层干部立传,为这样一位平凡的大山的儿子立传,是文学应该做的事情。生活需要正面的积极向上的典型。

这不是一部玩技巧的书。它是用老老实实的笔法,写一个老老实实的人。如果说有什么技巧的话,那就是用真实可信的细节,表现真实感人的事迹。当我读到那么多表现人物活动轨迹的点点滴滴的事迹时,不能不由衷赞叹作者的写作态度。可以说这部书不是用手写出来的,而是用脚写出来的,如果作者不是亲临现场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如果没有作者在周国知曾经走过的山路上的艰辛跋涉,不会索到如此丰富翔实的细节。

《大巴山的呼唤》是一部时代的记录。它忠实地记录了现阶段边远山区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好干部的工作状态。周国知来到田土的茅屋里,发现一条家蛇缠在楠竹梁上,吐着信子缓缓蠕动。所谓家蛇就是从野地进来与主人长时间同居的蛇。他所坐的床上,密密麻麻布满了蚂蚁,有一队蚂蚁还爬到他身上游行呢。周国知就是在这样的生存环境里工作着,他就是为了改变这样的生存环境工作着。当我们每天都沉浸在世界各地盛赞中国高速发展的气氛中时,很难想像还有这样一个群体,还有这样的干部,是生活在这样的境遇里。这部书没有对当今人们深恶痛绝的官场腐败现象和社会奢糜风气直接提出批判,但是,周国知的正面形象,鄂西椿木营乡的现实生活,足以让我们的头脑变得清醒起来。周国知是一位值得崇敬又值得同情的人物,是一位值得歌颂又值得哀叹的英雄。一个小小的乡民政助理,只有微薄的工资收入,他扶贫济困从不讲多少,经常向贫困村民慷慨解囊。这位消茅英雄去世时留下的却是一栋不完整的住宅和6000元的债务。这样的基层干部,谁不为之动容!

在这部书里的大巴山,既是一个地理的概念,也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巴人的后裔,今天仍然保留着许多传统的乡风民俗,其中之一就是唱五句子。38岁的新寡向秀云与44岁的鳏夫杨江南,在水库工地偷偷对唱五句子从而结为伉俪。这首《生死不离姐的伴》的情歌唱道 “ 女 生也缠来死也缠,生死不离姐的伴。 男 在生与姐同路走,死了与姐同坑埋。 合 阎王面前投双胎。”为了躲避杨向两姓不准通婚的土家族习俗,杨江南把自己的茅草屋拆到向秀云所住的地方,这里是侗族人的居住地,当年向秀云的父母也是因为两姓不准通婚而逃居到这里的。若干年后,向秀云去世了,杨江南重住岩屋,当他再回自己的老茅屋时这样凄婉地唱道 “姐儿门前竹林多,引来百鸟来做窝。去年凤凰来歇翅,今年麻雀来唱歌,麻雀占了凤凰窝。”《大巴山的呼唤》围绕消茅的主要情节,又不偏离题义地抒写土家风情,无疑增添了这部书的文化薏蕴和思想厚度。就在周国知病危之际,他的妻子听到了《生死不离姐的伴》的歌声,仿佛他们坚贞的爱情和18年的夫妻生活以及未来,都写在了这个五句子里。这样的文化气息,同样也是一个时代的记录。 (作者为湖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