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日本应正确对待历史,以诚意赢得信任

2005-04-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全晓书 我有话说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 、白瀛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最近于亚非峰会期间提出了发展中日关系的5点主张,其中第二点强调要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要把对那场侵略战争表示的反省落实到行动上,绝不再做任何伤害中国人民和亚洲有关国家人民感情的事;希望日方能以严肃慎重的态度处理好历史问题。

专家指出,历史问题目前已成为发展中日关系的主要障碍之一。中国政府重申在历史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并将其列入发展两国关系的最新主张,这充分说明正确认识历史是破解当前中日关系难题的关键所在,对于发展稳定、持久和健康的中日关系极端重要,同时也表明了中国政府继往开来、登高望远,努力把握好两国关系发展方向的宽阔胸襟。

中日问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步平指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是处理中日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中日两国应从历史演变的轨迹中寻求有益的启迪,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目的是着眼长远,构筑中日关系长期稳定的发展框架。

步平说,中日两国交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中既有长期的相互学习和借鉴的良好传统,也有短期的战争和对抗。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略者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巨大伤害,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悲剧。中日两国的交往史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 和则两利,斗则俱伤。

步平说 “今天,中日关系要走出僵局,重回正常轨道,实现两利双赢,历史问题就不能回避。日本唯有正确对待历史,不再伤害亚洲战争受害国人民的感情,才能避免右翼势力的极度膨胀为中日关系乃至世界和平埋下隐患。”

中国史学会会长、著名历史学家金冲及指出,每个经历过日本军国主义铁蹄蹂躏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九・一八事变”后14年惨痛的历史。但是,战后60年来,日本政府不但没有对其侵略行为进行认真的反思,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诸如参拜靖国神社、历史教科书等问题上歪曲历史、误导国民,不断触痛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近邻关于这段耻辱历史的敏感神经。

今年4月初,日本文部省审定通过“新版历史教科书”,严重歪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事实,淡化日本战时所犯的罪行,美化其侵略行径,甚至公然鼓吹“侵略有功”。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中、韩两国引起广泛抗议,并遭到亚洲各国舆论的普遍批评,历史问题再次成为日本与其邻国政治争执的焦点。

日本高层政治领袖参拜靖国神社是使日本与周边国家不断发生摩擦的又一导火索。1985年,时任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参拜了靖国神社,1996年桥本龙太郎再次参拜靖国神社。小泉纯一郎自2001年担任日本首相到2004年,每年都前往靖国神社参拜。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卞修越指出,教科书事件和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不能单纯地被视为日本“内政”。二战中,日本军队对亚洲其他国家实施了侵略行为,靖国神社供奉着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甲级战犯。日本的行为不仅伤害亚洲相关国家人民的感情,也是对战后国际共同价值准则的公然践踏。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金熙德教授指出,迫于国内外压力以及推动日本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考虑,小泉首相最近在印尼召开的亚非峰会上就日本历史上对亚洲国家的殖民统治和侵略表示了道歉。虽然道歉是件好事,但小泉只是重复了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的一些话语。日本许多在野党要求小泉拿出实际行动来赢得亚洲人民的信任。

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冯昭奎说 “亚洲相关国家经常抗议日本不好好反省历史,很多日本人则认为他们没完没了地道歉,却总是被揪住不放。虽然日本已经多次道歉,但是我们认为,这种反省和道歉是缺乏诚意的,真诚的道歉一次就足够了。”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珊指出,日本以实际行动表达诚意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两国可以继续扩大交流,让更多未经历过二战的日本年轻人到中国来,亲自看一看抗日战争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使他们了解事实的真相,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步平认为,日本应以德国为明镜,认真对照,看看德国是怎样对待历史、以史为鉴的。德国正是凭借对历史的正确态度赢得了欧洲各国的接纳与尊重,成为欧盟的重要成员。

他指出,二战后,日本以战败国的地位处身于国际格局中,现正在为成为“普通国家”而努力。然而,只有正确对待历史,才能有助于日本重塑在亚洲和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实现自己的诉求。事实上,日本错误的历史观已使本国陷入被动局面,其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尝试遭到巨大阻力就是一个明证。

日本古语说 信为万事之本。虽然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亚非峰会上做出了道歉,但专家指出,听其言,更要观其行。日本政府只有“言必信,行必果”,才能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人民。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希望日本能够抓住机遇,使今年真正成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一年,促使中日关系得到改善和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