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赵都邯郸故城考古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2005-05-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蔺玉堂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从全国第二届赵文化研讨会上了解到,经过文物工作者半个多世纪考古发掘和专家考证,对战国时期赵国都城邯郸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先后对赵都邯郸的地理位置与范围、城市兴衰与变迁、城区布局与功能、建筑设施与特点、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以及陵墓的分布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考证,提出了一系
列独到的见解和论断。

考古发掘资料表明,战国时期赵国都城邯郸故城位于滏阳河支流沁河与渚河的冲击扇区,在今邯郸市主城区范围之内。沁、渚二河南北两侧丘陵的东端及其以东地区,包括各自独立的赵王城和大北城两大部分。其中赵王城位居西南,由东、西、北三座相互依存的小城组成,正南北方向,平面略呈“品”字形,占地面积约505万平方米。城址内外现存高大建筑台基及地下夯土基址20多处。大北城位于赵王城东北约60余米处,平面呈近南北向长方形,占地面积约1380万平方米。其城垣的西垣北段,如今被称为“灵山”、“铸箭炉”、“铸钱炉”(又名皇姑庙、台地)、“梳妆楼”、“插箭岭”、“王郎城”等建筑基址和部分城垣残段仍留在地面上,其余全部被淤埋在地表1至10米以下。其西北角位于市区联纺路与京广铁路立交桥西北角的“灵山”;西南角在赵王城北小城东垣外,即今庞村附近;东南角在今贺庄村;东垣北段“插箭岭”内侧还发现一座“日”字形小城。大城内各动土点发现大量窑炉、铸铜、冶铁、石骨制作等手工业遗址及水井、灰坑等生活遗存。结合文献资料基本上可以判定,赵王城当属赵王室的宫城,大北城则属于以居民生活和工商业为主的郭城或外城。这是考古工作者50多年辛勤劳动取得的巨大成果和科学结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