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扬州大学:让社会实践成为育人“大课堂”

2005-05-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通讯员 戴世勇 记者 朱振国 我有话说

本报讯虽然距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但扬州大学团委书记田浩已先后接到来自江苏宝应、姜堰等县市邀请该校大学生暑期去开展社会实践的“定单”。近年来,扬大依照“事业化规划、组织化推进、社会化运作、项目化支撑、特色化提升”的“五化”要求,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让大学生们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经受了锻炼,也使得社会实践成为该校育人的“大课堂”,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信念。

田浩告诉记者,“事业化规划”就是要求以事业心来对待大学生社会实践;“组织化推进”即是完善组织领导、技术指导和考评体系;“社会化运作”是以整合资源、建立实践基地来操作;“项目化支撑”是指围绕订单、重点项目来开展实践活动;“特色化提升”则是根据不同组团形式提升实践服务能力。

长期的实践奠定了扬州大学学生社会实践的特色。该校教科院开办星期日义务学校,法学院有法律援助中心,畜牧兽医学院有种植、养殖的帮扶村镇活动,医学院有“吴登云班”的送医下乡活动……“在活动中,要找准地方的需求点、企业的结合点和学生兴奋点的交汇点。”田浩介绍了该校摸索出的一些“招数”:“试就业”实践让经济学院、环境学院、机械学院等应用性专业的学生早早与用人单位进行了接触,提前“上岗”进入工作状态;“菜单式”实践使学校的优势实践服务项目为企业、社会所了解,“中心村规划设计”、“法律援助中心”等已成为该校学生社会实践的知名项目;“订单式”实践则使社会实践服务内容更具针对性。

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实践收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普遍得到强化,道德品质得以锤炼。同时,他们的专业技能也得以拓展。江苏淮安有一支“黄大红掏污队”,她们甘于辛苦,乐于奉献,甘做“城市急诊医生”和“美容师”。去年暑假,扬大组织了一支由女大学生党员组成的女子实践小组,赴淮安跟掏污队学习实践。曾与掏污队员一起直接用手疏通下水道的叶海燕说:“我以前几乎从没干过粗活,这次跟掏污队一起干活,让我受到莫大的震撼,我想如果我有了她们这种精神,以后进入社会,没什么困难可以吓倒我,没有什么辛苦是我不能忍受的!”水建学院的喻桂成参加过靖江高速公路监理暑期实践小分队,他回顾道,一开始听说要以“监理”的身份去工地实践时,心中说不出的兴奋与激动。然而后来发现,做监理并非像想象中那么简单,单凭在学校获得的理论知识远远不够,在施工现场面对复杂的工程项目,我们还不如一个普通技术工人懂得多。回校之后,我一方面加强理论学习,一方面积极参加实践,掌握了一些课本上根本学不到的东西。

扬州大学党委副书记花长友说,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磨炼意志、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扬州大学近年来不断拓展社会实践的领域和深度,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真正实现了“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实践目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