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2005-05-30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根据中央要求,从今年4月至年底,高校社科系统和社科研究系统将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为了推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三项学习教育”活动,5月12日-18日,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
校、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举办了“三项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本报今天刊发培训班部分学员的学习体会,以飨读者。

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所长李崇富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关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发展方向和前途命运。在高校社科系统和社科研究系统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就是要进一步坚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增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自觉性坚定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包括用以指导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我们的思想旗帜举对了,所以我们的事业就兴旺发达。

近年来,党中央非常重视和关心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为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指明方向,提出要求,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在我们党和国家中的指导地位,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和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更加巩固。但是,在形势比较好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隐忧。当前,我国正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机遇期,这也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大机遇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团结和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继续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我们党能不能一代又一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要看我们党和人民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奋斗。我们这一代理论工作者,身上的担子很重,肩负着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殷切希望,可以而且应该有所作为、大有作为。因此,我们在这方面要努力工作,要努力为之提供理论支持和理论服务,要不断地提高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并努力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提高理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说服力和战斗力,不断地增强职业的使命感和工作的责任感。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该用自己求真务实的创造性的理论工作,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

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吴志攀

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作为重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

第一,要全面、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包括一以贯之的哲学基础、紧紧围绕的中心问题和紧密联系的基本观点的理论体系。我们只有从理论体系的角度学习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融会贯通。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要深入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精髓,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和围绕这一主题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深入理解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个核心,深入理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等等。

第二,要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和教学实践之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这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一定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研究,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教材建设中,努力形成充分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

第三,要深入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努力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离不开正确的世界观,离不开科学的方法论,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群众立场、群众观点和群众方法,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不断打开理论创新的新视野。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创新,竞争力在于理论创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立足中国,立足当代,推进理论创新,实现学术振兴。

弘扬先进职业精神恪守良好职业道德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副书记梁桂全

先进的职业精神与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当代哲学社会科学队伍思想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也是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作风过硬、理论过硬的理论队伍,坚决履行哲学社会科学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由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独特社会功能和历史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方面要求更高。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党的事业的高度、人民的立场的高度,针对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界存在的问题及某些消极现象,通过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树立良好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我认为,要从六个方面培育和弘扬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先进职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一是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信仰、对党的事业的政治信仰。这是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弘扬先进的职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的思想基础和核心。我们要把坚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信念,作为培育和弘扬哲学社会科学先进职业精神、良好职业道德的首要任务。二是必须树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政治责任感和社会正义感,自觉履行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社会功能。三是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服务实践的原则。坚持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战场。四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保持旺盛的理论创新热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精神和理论品格。五是要有求真务实、严谨扎实的学风。学者应当有先进的思想道德精神风貌,不仅自觉抵御社会不良风气的腐蚀、侵袭,而且要激浊扬清批判现实中的腐朽和污秽。不能追名逐利、弄虚作假、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应当以自身良好的形象、良好的精神面貌,成为全社会弘扬先进职业精神、良好职业道德的示范群体。六是要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精髓,弘扬进步的人文价值精神和科学理性精神,在哲学社会科学界努力打造一个让先进职业精神、良好职业道德长生不息的先进的精神文化环境。

我们应当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各个方面系统、全面、扎实地推进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建设,真正把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队伍建设成为忠于党和人民的社会科学事业,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修养,具备高尚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充满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热情、传承和创新理论的能力的理论队伍。

用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方法推进理论研究

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张文启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强大武器。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要把深入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作为基本要求。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要把握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基本方法,这对于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高理论工作的说服力、吸引力都有重要意义。

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之一。所谓历史的,就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进程,而逻辑的就是指理论,即对客观进程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方法要求我们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就从哪里开始;历史的起点就是逻辑的起点;历史的进程就是逻辑的进程;历史的结论就是逻辑的结论。

在坚持历史和逻辑的一致性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在他们的著作中,实现了历史和逻辑的完美结合。我们读他们的著作,既是在读理论,又是在读历史,在理论中把握历史,在历史中理解理论。这样理论是有血有肉的,是鲜活的。这些理论所以折服人,除了它内在的逻辑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感人至深的历史感。

要提高我们理论研究、教育和宣传的质量,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体现在我们的理论著作中,很好地坚持历史与逻辑的一致,从历史的起点来把握逻辑的起点,从历史的进程把握逻辑的进程。近两年,围绕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宣部连续编写了两本学习纲要。应该说,这两本学习纲要就很好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一致。两本纲要正文的第一条都是讲思想路线。这不仅是因为它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同时也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起点,自然也就成为这个理论的逻辑起点。全书各部分的展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主题在理论上的再现。也就是说,我们要真正读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真正读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史;同时,我们要真正读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史,就必须真正读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在“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我们哲学社会工作者要提高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的本领,提高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基本方法的本领,就必须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原著,认真学习和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切实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在改造世界中认识世界、在深化认识世界中推进改造世界。

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郑师渠

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这里学科齐全,科研机构众多,研究力量雄厚,成果迭出,并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人才的聚集地,也是人才的摇篮。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系统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对于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系统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应重视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哲学社会科学在总体上属意识形态范畴。哲学社会科学始终存在着站在什么阶级的立场、为谁服务这一政治方向性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实践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保持正确方向和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使这一点体现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教育的全过程,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贯穿于学科建设、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成果评价等各个环节中。我们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定要从这一根本的基点上,自觉提高自己的历史责任感与大局意识。

其二,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创新。要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以重大的现实问题研究为中心,坚持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兼顾、集体攻关与个人自由探索并重,积极吸纳借鉴当代世界一切有益的学术理论与方法,逐步建立包括经费投入、资源配制、评价体系在内,合乎哲学社会科学自身规律的创新机制。

其三,倡导优良的学风。学术求真的本质,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淡泊明志,以成就学术的卓越。同时,市场经济对高校学术研究的冲击是客观存在的,这集中表现为急功近利的浮躁。因此,要加强学术规范与强调学者自律双管齐下,进一步倡导优良的学风。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考虑自己工作的社会效果,把着眼点放在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上,通过自己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凝聚和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要加强学术道德修养,继承和发扬党的理论工作的优良传统,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坚持严谨而不保守、活跃而不轻浮、锐意创新而不哗众取宠、追求真理而不追逐名利,自觉以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树立和维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共产党员要在“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张昌东

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是新时期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重要措施。工作在哲学社会科学战线的共产党员,要把“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同当前正在全党深入进行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投身“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并在其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要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哲学社会科学战线的共产党员必须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做到真心信仰,真正学懂,真诚实践。要完整准确地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并用以指导自己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要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要结合人们思想认识的实际,积极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推动理论武装工作、促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作出应有的贡献。

要在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积极推动理论创新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锐利思想武器。哲学社会科学战线的共产党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分析研究当今世界和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认真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为推动我国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繁荣和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要在弘扬优良学风、文风和作风,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哲学社会科学担负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共产党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严肃的科学态度搞好科研和教学工作。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精神和道德素养。要立足岗位、放眼全局,著书育人、敬业奉献,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力戒浮躁、潜心钻研,把做人、做事与做学问统一起来,努力创造出对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积极作用的科研成果。要树立求真务实、扎实严谨的学风和文风,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追求真理、精益求精,使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经得起社会的检验和历史的考验。

担当社会责任树立职业精神

江西省社科联副主席汪玉奇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必须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通过:“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在政治方向、社会责任、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诸方面,找到正确的方位。

一是要更加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历史的选择,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只有坚持这一指导思想,哲学社会学事业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科学地回答历史、现实和未来提出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是抽象的,这一原则必须具体地体现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当前,在哲学社会科学界不仅要提倡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而且要呼唤战斗精神。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回击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挑战和攻击。

二是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理论研究。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方面作了很多努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当前,我国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显得更加迫切、更加重要。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界必须面对实际,以更大的勇气、更科学的态度,不断推动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当然,创新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鼓足创新的热情和勇气,真正成为敢于并且善于创新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这既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也是端正学风作风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是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哲学社会科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价值取向。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在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动力、拓展发展空间的。这就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风,培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精神。人民养育我们,国家支持我们进行科学研究,如果我们漫不经心,工于名利,浮躁不安,浅尝辄止,那将是有愧于人民、有愧于祖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也必须为创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作出贡献。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吴福环

哲学社会科学就其总体和本质而言,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始终有一个为谁服务、坚持什么方向的问题。方向是管全局的。方向正确,哲学社会科学就能健康发展,对党和国家的事业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方向错误,哲学社会科学就会陷入歧途,给党和国家的事业带来损害。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要把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阵地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基本要求。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历史使命。要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的高度一致。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衡量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方向和水平的根本尺度,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要不断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在事关政治方向和重大原则问题上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理直气壮,毫不含糊。要注意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做到学术研究无禁区,理论宣传有纪律。要对各种违反四项基本原则、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思想和政治观点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通过有效的正面宣传引导,教育和团结广大干部群众。

其次,要自觉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最主要是体现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坚持这种立场观点和方法,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绝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就是要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

第三,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正确政治方向的具体体现,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肩负的基本职责和遵循的重要方针。要紧紧围绕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努力研究探索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发展的规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