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跨越式发展

2005-06-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体勤 我有话说

山东经济学院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从本校实际出发,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推进学校跨越式发展。

转变办学思想推进全面发展

山东经济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山东省属院校中办学历史最长的财经类院校。40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

领导下,经过几代山经人的不懈努力,发展到了万人以上的办学规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本科生、研究生全面发展的办学格局;具备了注重应用、适应国家和山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优势;形成了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文、法、理、工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拥有了大部分学科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少数学科在国内有一定学术地位的办学水平;建设了设施比较完备、功能比较齐全的硬件条件和整洁优美的校园;培育了一支精干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队伍;凝练了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办学传统。

为了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学院提出了“五个转变”,即从办中等规模的院校向办较大规模的大学转变;从办单科型院校向办多科型大学转变;从办一般本科院校向办较高水平的大学转变;从单一办学模式向多种模式办学转变;从封闭式办学向开放式办学转变。在此基础上,制定了2003 2010年发展规划,理清了学校发展的总体思路,明确了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计划经过八至十年乃至更长时期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努力,建成以经管学科为主,文、法、理、工协调发展,整体办学水平省内一流,部分学科在国内有较高学术地位,少数学科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多科型、特色型、开放型高水平财经大学。

为此学院精心设计、充分论证和认真实施了几项重点工作。一是抓好章丘明水新校区一期工程建设,保证明年秋季学生入住,2008年达到一万人的规模;二是抓好迎接2006年教育部对该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确保取得合格成绩,力争达到优秀;三是会同合作单位抓好独立二级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确保今年秋季招生,到2007年达到一万人的规模;四是积极创造条件,申请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实行开放式办学借力发展

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学院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在更宽广的领域实行开放式办学,借力发展。

向国内外名校强校借力,实行校校合作。学院先后与山东大学等院校签署了人才培养合作协议,每年选派部分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到合作院校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以丰富学生的“第二校园经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山东师范大学签署了教师合作协议,联合开展科研项目攻关。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韩国等国家的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广泛稳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与美国阿姆斯壮大学合作成立了山壮学院,联合培养MBA研究生;与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合作创办了中澳班,联合培养本、专科生;与美国圣荷西州立大学签署了教师和管理干部短期培训协议,与英国米德塞克斯大学、法国雷恩高等商学院签署了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和师资培训协议,与新西兰国立理工大学签署了联合培养本科生协议。

向名优企业借力,实行校企合作。学院与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创办了大学本科层次的独立二级学院。校园规划建设用地760亩,三年投资4.08亿元,总建筑面积26.8万平米,到2007年达到在校生一万人的规模。学校与知名的软件公司―――用友软件公司签约组建了ERP实验室,与山东微软技术中心共同签署和实施了双方加强信息专业人员与研发人员多层次技术培训与交流合作协议。

向科研单位借力,实行校科合作。学院与山东社会科学院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实行专业技术人才互聘,包括互聘学科学术带头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及研究机构的负责人;开展科研合作,可在对方选聘人员组织课题组,共同申报科研课题,共同承担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共同申报学位点,联合培养研究生;合作建设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联合举办学术活动和高端论坛。两年来,双方互聘学科学术带头人、研究生导师和兼职教授(研究员)17人。

强校战略实现突破性发展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增设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就业前景看好的新专业,改造传统老专业,全面推进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增加人文课,改革马列课,强化外语和基础课。积极推进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建立教学评价体系。同时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和完善了符合时代特点和具有山经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学院认真实施以健全三种机制为核心内容的“313”成才工程。一是完善保障机制,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二是健全激励机制,激活学生内在动力。三是嫁接机制,即本校专业教育之间的嫁接,本校教育与国内名校教育的嫁接,本校教育与国外教育的嫁接。培养学生的四种经历:本校学习经历、国内第二校园学习经历、国外学习经历、社会实践经历。

学院还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制定了2003―2010年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并采取切实措施,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资源,加大学科建设专项经费的投入,努力改善各学科点的办学条件,除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外,2003年―2010年,每年投入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工程建设三项经费500万元。

为了把科研强校落到实处,学院一是加大了投入,设立了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配套经费,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费,校内科研立项等专项经费;二是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抓好省级社科重点科研基地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抓好学校科研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力争到2010年再建设3至5个省级重点科研基地或工程技术中心;三是抓好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结题、鉴定和奖励申报工作。从2003年起,确保年均获准承担国家级社会科学基金或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以上,省部级科研课题40项以上;四是紧紧围绕山东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整体优势,组织、支持和鼓励教师开展横向课题研究;五是进一步完善科研奖励政策、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激发调动广大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近五年来,学校承担和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9项,获得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科研奖励36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721篇,其中,国际刊物发表和国际会议交流论文89篇。

学院坚持以人才工程建设为关键,努力建设具有良好整体素质和较强综合竞争能力的教师队伍。启动了“人才工程建设行动计划”,实施了“231人才工程”,重点抓好优秀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目前,全校有专任教师71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74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95人,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生120多人,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5%。学校将继续加大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培养支持力度,对进入学校关键岗位的专家学者,除了给予最高档次的岗位津贴和科研资助经费外,还配备兼职学术秘书和专用工作(实验)室,并在学科建设经费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全方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实施“人才支持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学院每年安排全校5%的教师到国内外名校的优势学科(专业)进修三个月以上。支持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到2010年,专任教师总量将达到120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将达到250人以上,进入学校“231人才工程”的将达到300人,培养和引进国内知名、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优秀杰出人才3至5人,学校重点建设的六个二级学科都有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共同发展

山东经济学院确立了师生员工的主体地位、注重回报师生员工的价值观,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推进学校事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不竭动力,形成了学校与师生员工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学院根据教职工希望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增长才干的心理期望,加强了教职工的职业生涯研究,如要求专业技术人员“教育教学当名师,科学研究当尖兵,为人处事当表率,学识修养当楷模”。与此同时,学院注重关心回报教职员工。自2003年以来,学校新晋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6人,副高级70人,中级107人。学院通过深化校内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实行岗位津贴制度,既体现向关键重点岗位倾斜,又体现效率和公平的原则,使广大教职工的收入,特别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的收入有大幅度的增加。积极改善教职工的住房条件,帮助教职工解决子女上学和就业,组织引导教职工开展体育锻炼和健身运动。

建设和谐校园推进和谐发展

学院结合实际,制订了建设“和谐校园”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进学校和谐发展。

学院提出了建设“宽松、宽容、宽厚”的环境,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倡导“树善良之心,成善良之事,做善良之人”的风气,营造“心平气和、家庭祥和、亲爱朋和、政通人和、天感地和、内谐外和”的校园氛围,创建平安校园,建立学校稳定长效机制等建设和谐校园的主要任务,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如加快发展,努力实现学校战略目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诚实守信的道德素质;开展宣传工作,建造文明和谐的舆论环境;抓好建章立制,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建设校园文化,营造品位高雅的文化氛围;理顺各种关系,提供安全稳定的条件支持;实施创建活动,奠定坚实可靠的群众基础;明确职能分工,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考核评估,确保取得实效,等等。

学院通过举办系列报告会和讲座,使建设和谐校园深入人心;通过每人做一件好事、善事活动,引导师生员工把建设和谐校园付诸行动;通过定期举办专题理论研讨班,不断把建设和谐校园引向深入;通过加强宣传工作,扩大建设和谐校园的影响;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建设和谐校园寓于教育和管理之中。

(作者为山东经济学院党委书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