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活的中国音乐史”立照

2005-07-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吴文科 我有话说

永春古墓中的乐舞伎砖雕。

“南音”或谓“泉州南音”,过去称之为“泉州弦管”,是一种非常古老而又独特的艺术文化形式。其内涵构成,有所谓“谱、指、曲”三大要素。其中的“谱”,是专供器乐演奏的带标题套曲。有人认为属于唐代大曲的遗存。今传者共18套。其中推定属于宋代形成的,就有12套。“指”为带有故事即主要演唱戏文的声乐套曲,有人据此认为是属中国戏曲形成以后即宋元音乐的遗响。传统的“指”曲已知存有36套。“曲”即“散曲”,又叫“草曲”,属简短通俗的声乐唱曲。流传积累至今的历代散曲,约有2000余首。再加上音乐风格的庄严沉稳与古雅中正,乐器构成的朴陋简净与演奏技法即横抱琵琶等等的古风犹存,以及曲谱名目与历代史载的赫然相通,包括唱曲表演时严守泉州方言即先辈乡音“河洛语” 泉州历史上曾有多次自中原内地尤其是河洛地区移民而来的经历 的质地遗韵,均使“南音”具有承载中国1000多年音乐史沉积的“活化石”品性,被有的学者称之为“活的中国音乐史”。

凡此都使以泉州为核心流布的“南音”艺术,具有了独特的价值与特殊的属性。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文化形态,“南音”之所以博大精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够“横看成岭侧成峰”。换言之,“南音”中的声乐演唱部分,尤其是“曲”即“散曲”的演唱,乃是属于典型的曲艺“唱曲”形式。这就使得“南音”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又传统深厚的艺术文化形态,同时具有了“音乐”和“曲艺”两种文化属性,分属于或者说横跨了两个艺术门类。

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特殊的艺术形态构成,使得“南音”在中国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占据着显赫的地位。对于“南音”的艺术和文化研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保护与研究日益成为国际性“显学”的今天,也

乐在民间。

就显得格外重要。但是,我们对于“南音”的历史传统、形态构成、美学特征以及传承状况的了解与研究,相对而言,还不那么全面和深刻;与其所赋有的独特价值相比,甚至显得比较落后。作为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王文章主编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之一种,郑长铃和王珊两位专家联手奉献给我们的图文并茂的《南音》一书,填补了这方面的一些空白,也是“南音”保护性研究的最新成果。

《南音》作为迄今为止较为全面地对于“南音”艺术进行集中介绍和保护性研究的学术专著,其十分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南音”的发生发展与源流演变,包括艺术构成、审美特征、传承特点与保护措施等等,放置到较为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与人文地理传统的大视野里去考察,从而能够在对泉州乃至福建古代文明形成过程的综合考察中,烘托钩索出“南音”流变的发展脉络;能够从前人搜求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出“南音”艺术的美学机理;能够从对“南音”传承的历史借鉴中,提出保护和弘扬“南音”艺术的切实意见与建议。特别是对“南音”流播海外并扎根侨胞的相关介绍,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文化作为民族精魂的纽带力量;对改革开放以来泉州的文化主管部门和教育部门,连续举办国际性“南音大会唱”的联谊举动,和在中小学校开设“南音”乡土教育课程的有识举措,更让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南音”之所以在这方热土被完整保存和发扬光大的人文情怀与优良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讲,《南音》一书所传达给我们的,便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文化形式的知识与思想,包括人、事、物、艺的兴衰与流转,还有以泉州人为代表的中华儿女,尊重先贤、弘扬文化、开拓创新又固守传统的发展观念与奋斗精神。而在“南音”之外,以泉州为核心的闽南人对于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与提线木偶戏尤其是布袋木偶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的独特创造和传承,又从另一个侧面,生动地体现着这片热土上的人们所特有的精神追求与文化品格,给我们的这个判断以极为鲜明的立论注脚。《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郑长铃、王珊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