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干大事”与“挣大钱”

2005-07-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华羽 我有话说

去年,武汉大学以百万年薪面向全球招聘国际软件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经过严格的专家评审和面试,41岁的“海归”教授周怀北当选。但周怀北在走马上任后却向校方提出了降薪的请求,理由是从校领导到各学院院长,他们的年薪都与一百万相差太远,自己应聘这个院长是真心想干一番事业,绝不是冲着这百万年薪来的。周怀北教

授的境界让人敬佩,在各高校纷纷以高薪招徕人才之时,周教授的举动给了人们一针清醒剂 干事和挣钱,哪样才是最重要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不再讳言人才的价码,知识创造财富、知识换来财富,已经广泛地被人们所认可。各个高校高薪聘校长、院长的背后,也有着这样的潜台词 我这个职位就值这个价。这些聘来的人实际贡献怎样,却往往被人们忽略了。一个显著的现象是 媒体总在报道各个高校又拿出了多高的薪水来聘人,但鲜有媒体对这些拿了高薪的人有怎样作为进行后续报道。人们关注的是挣大钱,是罩在知识分子头上的金色光环,周怀北教授的举动证明的是 干事业才是我的初衷和目的。

如今,“干大事”与“挣大钱”在很多时候被紧紧捆在一起,“干大事”就是为了“挣大钱”,有了事业就有了钱,钱慢慢地成了干事业的目的。这样的观念在以学术研究和培养学生为目的的高校,会助长浮躁之风。现在有些高校出现了一些大款教授,他们利用自己的专长,把很多时间用于在外面讲课、做项目,而真正用于踏实的学术研究和精心培育学生的时间是少而又少。久而久之,自己的腰包倒是鼓了,但干事业的激情和实际成就却少了,对于一些已经功成名就的教授,这样的现象尤其令人忧虑。

周教授不理会天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觉得自己与本校许多优秀人才的收入差距太大,所以不敢拿高出别人那么多的收入。对于“天价年薪”,他觉得受用不起,觉得受之有愧,这种谦恭、务实的作风,本身就是干好事业的基本素质。所谓“大事”,一定是利国利民利他的事,一个人要干好大事,就要虚怀若谷,心无旁骛,平静内敛,要一心扑下去,对自己有合乎实际的认知。

笔者绝对不是否定有知识的人去拿高薪,只是周教授重事业而不重金钱的态度,让我看到了真正的学者之风,并深深为之感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