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路径

2005-07-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黄英 我有话说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取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程度。而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路径选择。

“三农”问题很多,但核心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差距不断拉大。200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72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

增长9%;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622元,实际增长只有4.3%。城乡收入之比由1985年的1.9:1扩大到2003年的3.2:1。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享有农民无法享受的各种福利和保障,这个差距会更大。

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何在?我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是其根本的制度性原因。二元结构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它是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包括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福利保障制度,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公共事业投入制度在内的一系列制度体系。这种制度安排,在一个国家实行人为的城乡隔离政策,其本意是适应优先发展城市工业的需要,固定农业人口,来保证粮食供给,同时避免劳动力大规模地涌入城市。这种制度安排至少造成了三个方面后果:一是产生了大量的工农业产品之间的价格“剪刀差”。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沉淀。三是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化。二元结构,使中国城乡形成巨大的反差。因此,取消城乡隔离政策和给予农民以公平的待遇,是解决目前“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而最根本的路径选择是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提出来的。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五个统筹”,其首要的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实质就是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规划,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加以解决。这是消除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互动互促互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统筹城乡发展,首先要破除体制障碍。打破城乡隔离的旧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福利保障制度等旧体制,建立城市互动,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新体制和新机制。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确立以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放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考虑;把农村繁荣进步放到整个社会进步中统筹规划;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的总体格局中统一安排;把农村和城镇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其次,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两个“反哺”。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从经济总量、财政收入以及二、三产业占GDP比重看,我国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条件已经具备。党中央不失时机地提出两个“反哺”的方针,这确为一项顺应时势、符合规律的英明决策。推进两个“反哺”,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优化财税政策,公共财政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坚持对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其一,要“以税惠农”,取消农业税后,不要开征新的税种,减轻农民负担,给农民一个长期休养生息的机会。其二,增加对农田水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其三,对农用物资的生产和流通,采取必要的扶持和补贴政策,使其零售价格保持在合理的限度之内。其四,要完善农村的义务教育,改善农村医疗条件,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还要加大扶贫力度,使那些农村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人口,得到社会救助。

最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市对农村的带动机制。我国以前的工业化是一个基本上把农民排除在外、造成城乡二元结构的工业化。迄今为止,我国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仍需继续推进,但必须改变策略,把以城市利益为导向的工业化路线改为城乡联动的工业化路线。在法律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规制下,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创业办厂,既可以在乡村办,也可以到城市办,取消各种歧视性的准入限制。在用工政策上,鼓励农民到工业部门就业,既可以离土不离乡,也可以离土又离乡,最终改变农民的职业身份。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上,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鼓励招商引资,引导向农村二、三产业投入,并使农村二、三产业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走农村城镇化道路。在农民进城就业问题上,要创造更多机会和公平环境。国家要制定各种法律和政策,维护农民与市民的平等,市场准入机会平等;公共用品共享共用。要对现行的一些政策措施进行清理,清除农民进城的障碍,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依法保护进城务工农民合法权益,让外来人口逐步融入城市。

总之,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消除二元结构,才能从根本上全面解决“三农”问题。

(作者单位:鞍山市委党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