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老百姓是天”

2005-07-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特约记者 胡承山 通讯员 徐晓鹏 石斌欣 我有话说

当听到崔河村筑路资金有望得到解决时,崔晓满开心地笑了。(盖旭辉摄)

“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 ”这首歌,在吉林省四平军分区原政委崔晓满的心里唱了一年又一年。退休后,他放弃大都市舒适的生活,回到老家山西省泽州县梨川镇崔河村,带领老百姓走上一条健康和谐的富裕路。今年3月13日,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军区授予崔晓满“一心为民模范共产党员”称号,号召全省军民向他学习。今年7月1日,他被解放军总政治部评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

“为孩子的未来多磕几个头,值!”

2002年3月,崔晓满退休回到老家。老家山美,水秀,人更亲。可崔晓满的心堵得慌:离家40多年,老家虽然有进步,但步伐太慢,村里的孩子还在自己当年上学的那间破庙里读书。

孩子是崔河村的未来,砸锅卖铁也得把学校建起来!崔晓满自己拿出3万元钱,又找到在城里工作的二弟说:“你是我兄弟,也出把力 ”二弟拿出1万元钱:“老哥啊,我出钱可以,要别人出钱就太难了。你一个正师职干部,为这事低声下气求爷爷告奶奶,丢不起这个人哩!”崔晓满说:“为孩子的未来多磕几个头,值!”

说了不少好话,亲朋好友凑了6万元。搭了不少笑脸,乡亲们也集了1万多元。可与建校的28万元预算还差一大截。崔晓满写信,发往80多个地方,动员在外地工作的崔河村人助学。人们被感动了,短短两天就捐了10余万元。晋城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长送来5万元,泽州县、犁川镇两级政府也送来5万元,晋城市规划局免费设计了校舍。

新学校建起来了。崔晓满又热心为孩子们创造可心的学习环境:各类图书搬上书架,多种体育器材运到操场,农村里难得见到的电脑也抬进教室……现在,崔河村小学的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全校综合排名上升了5位。

崔河村的乡亲们感激崔晓满,自发在小学操场上为他立了一块碑。

“咱也当一回新愚公”

崔河村出门就是山,山挡住了乡亲们的致富路。

2003年春节刚过,崔晓满就从长春赶回老家修路。修路太难了:没资金、没技术、没劳力……要啥没啥。崔晓满迎难而上,笑称 “咱也当一回新愚公 ”

没有资金,他多次天不亮就往县里赶,要来修路补贴;没有技术,他到处找人请教;没钱买铺路用的沙石,他和乡亲们到3公里外的炼钢厂一袋一袋背炉渣;一锤锤砸,一锹一锹挖……正是凭着愚公移山精神,崔晓满带领乡亲们开挖土石方5700立方米,回填土石方4800立方米,仅用12.5万元就完成造价38万元的1400米的水泥路。这条路,被评为“村村通”公路优质工程。

有了“致富路”,不换脑筋也富不了。崔晓满和村委会主任崔中华一道,联系来一个种兔养殖项目。为改变乡亲们保守的生产观念,崔晓满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5万多元,引进10组120只优质兔,在村里办起第一个种兔场,为大家致富“探路”。当年取得效益后,崔晓满为每家送去一组种兔,还挨家挨户送技术。现在,这里成为“太行兔业养殖示范园”。 

这些年,崔晓满还带着乡亲们种桑养蚕,使村里实现“户均一亩桑,户养三床蚕,人均增收一千元”的目标。

在崔晓满带动下,崔河村老百姓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全村家家户户都安了闭路电视,60多户装了电话,全村摩托车、家用车达90多辆,有的还买了小轿车。

“要给乡亲们建个好家”

2004年的一天,崔晓满到村民崔立祥家串门。一进门,粮食堆得跟屋一般高,地上都铺着粮袋,崔晓满不得不侧着身子踩着粮食挤进去。崔晓满开起玩笑:“老弟这些年也攒了不少吧,怎么不盖个大点的房子?”一听这话,崔立祥的泪就在眼眶里打转转:“地不好批,谁也没办法。咱村里18年都没盖新房子了,比我手头宽的多着呢,可就是攥着钱干着急。”从崔立祥家出来,崔晓满径直去了村委会。一打听,原来是有人作梗,宅基地一直批不下来。像崔立祥这样住房困难的,村子里有20来户。

“要给乡亲们建个好家 ”崔晓满暗下决心。他用摄像机把乡亲们的住房情况拍下来,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看到村民一家七八口人挤住在窄窄的老屋里,有关领导当场拍板 “同意 ”宅基地批下来后,崔晓满又请来晋城市规划局的朋友,根据乡亲们的意见和希望,设计出经济实用的新居。

一年过去。崔晓满的脸晒黑了,人累瘦了,而“崔河村新村规划图”变成了现实,18户村民高高兴兴地搬进新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