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

2005-07-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课题组成员:徐晨光、雷国珍、黄象品、刘华清 我有话说

内容提要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又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

展和全面进步,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境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种执政使命,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巩固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所实施的伟大战略,适应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目标、任务和活动方式所发生的新变化,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

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是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又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境界。

社会文明进步的新提升。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综合的、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衡量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人类社会越来越重视社会文明的协调推进和整体提升。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50多年的艰苦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在经济领域和社会事业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当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重物轻人的因素、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的现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睿智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趋势,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其历史意义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来越清晰。

社会发展战略的新思考。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多种人类活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顺应世界潮流和时代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的最新成果,有着鲜明的时代意义。中国共产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进入新世纪,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面临着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对内坚持和谐发展,用世界眼光审视发展大势,用科学理性把握发展思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辉煌成就的形势下,在我国全面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条件下,在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日益增长、社会诉求日益增多、各种思想文化观念碰撞日益剧烈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我们既有可能由于政策得当,执政思想明确,从而引导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也有可能由于政策失误,致使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社会利益格局严重失衡、社会分化日益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开拓前一种前途,避免后一种结局。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确立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社会价值目标的新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又是一种凝聚社会力量的价值目标,是历史运动与价值目标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曾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作出过科学设想,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展示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和发展前景,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更高、任务更艰巨的奋斗目标。现在,我国的改革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越来越多地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在发展方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在这样一个发生深刻变革的历史进程中,要建设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需要全党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即使在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后,仍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长期奋斗。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当前与着眼未来的统一。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把握

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新境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作出的进一步科学定位。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艰辛探索中,经历了从建设工业、农业、科技、国防现代化,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使社会主义建设目标进入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一致、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统一的新境界,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内在要求。将和谐社会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的结果,是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一步把握的结果。在社会主义社会,全体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这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基础。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之间也存在利益关系上和思想认识上的各种矛盾。人心思和谐,特别是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更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相互协调、良性互动,形成平等发展、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创新和健全社会管理体制,保持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建设布局的新拓展。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上,已经实现了三次重大突破 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到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位一体,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从而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大突破。为此,中国共产党的历届领导集体都作出了艰辛的探索,从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到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到江泽民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再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将和谐社会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之中,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内容的认识一次次完善,一次次深化。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提出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内容的丰富和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路径的新开拓。通过构建和谐社会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径。它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运用更加自觉,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深刻。首先,它为把握工作大局提供了新思路。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社会和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只有社会和谐,改革才能顺利,发展才能强劲,稳定才能持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改革找到了“支撑点”,为发展找到了“动力源”,为稳定找到了“减压阀”。其次,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新途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奋斗目标,需要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这就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人的价值充分体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所有这些,都只有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实现。再次,它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新视野。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从社会关系、社会状态方面反映和检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从和谐的角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它突出了社会发展的进步性、合理性和和谐有序性。

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探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种执政使命,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巩固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所实施的伟大战略,适应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目标、任务和活动方式所发生的新变化,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

执政理念的新突破。中国共产党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种历史方位的变化,决定了党的主要任务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党的政治功能是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执政党,必须协调好各方面的社会关系,凝聚起各种社会力量,努力使各个社会阶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必须切实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始终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就要求我们党适应主要任务的变化,实现执政理念的创新。我们党正是在总结了国内外各种经验教训后深刻认识到,执政党必须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战略选择。我们党自觉把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到关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作为检验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和执政业绩的根本尺度,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进步,实现了我们党顺乎时代潮流的历史视野与高度关注民生的价值视野的高度统一。

执政方式的新取向。执政理念决定执政使命和执政内容,执政内容决定执政形式。执政党以治党、治国、治军和治理社会来实现执政使命和价值目标。胡锦涛同志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辟论述,深刻揭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改进党的执政方式的关系。坚持以发展构建和谐、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公正推进和谐、以民主法制保障和谐,是党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路径。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要务,也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公平正义和民主法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党执政的基本取向和基本方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和历史任务,要求党的执政方式以科学执政为前提,自觉按照科学的思想、理论和科学的制度、方法去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以民主执政为关键,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以依法执政为基本途径,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和规范化。上述三者的相互联系,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基本架构。同时,为了确保党的执政方式充分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要建立健全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相配套的体制和机制。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的重大创新。

执政能力的新要求。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适应了新形势和新任务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要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和党自身建设的要求,我们党在全面总结中外一切政党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作出了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决定,这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部署,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既是一项重要紧迫的现实任务,又是一项艰巨繁浩的系统工程;既是不懈追求的美好理想,又是前无古人的全新课题。中国共产党只能在前进中探索,在探索中积累经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把它集中体现为党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统筹兼顾的能力,具体体现为激发创造活力的本领、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社会利益的本领、处理内部矛盾的本领、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把扩大社会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和着力点。因此,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目标更加远大、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更加具体,路径更加明确、更加切实可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