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茶马古道有诗篇

2005-07-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李准 我有话说

电视连续剧《茶马古道》以我国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为时代背景,以青年主人公木石罗、花依、格桑加措的爱情纠葛为中心叙事线,围绕丽江马帮首领木家、中甸马帮首领格桑家、大理茶王杨家、拉萨商人尼玛家四家之间的恩怨交织揭开了茶马古道的历史画卷。全剧以曲折的情节和生动的画面揭示出支撑茶马古道兴盛的是边疆各民

族的淳朴、善良、合作精神,揭示了在外敌入侵之际,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抗强敌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由于叛徒的造谣,格桑家和木家结下了世代恩怨,格桑加措和木石家也曾多次为此发生争斗,但是作为茶马古道上最大的两支马帮的首领,他们都以自己的人格来维护茶马古道上的规矩:“一上茶马古道就不分贵贱,都是兄弟”,“险道不寻仇”,“残杀头骡与残害马帮兄弟同罪!”这种追求人际平等与和谐、反对乘人之危、尊重自然生命的做法不正是既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又为它增添耀眼的色彩吗?创作者满怀激情地描绘出茶马古道勇士的心胸就像雪山一样明亮,像蓝天一样宽阔。纳西族的木石罗和藏族的格桑加措都深深地爱着白族姑娘杨花依,争得不可开交,但都争得光明正大,知道了花依内心痛苦后又都表示尊重她的选择。花依爱木石罗,又不愿意伤害格桑加措,善良使她陷入深深的痛苦。她的痛苦是美丽的、博大的,也是属于茶马古道的。茶马古道是生命之道、开拓之道,不管现代交通运输发展到什么程度,《茶马古道》所讴歌的民族大团结都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

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茶马古道》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创作者们在讴歌民族团结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整个中华民族的尊严与维护国内民族根本利益的辨证关系上深化了茶马古道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内涵。38年前在江孜之战中,正是被侵华英军收买的内奸克里巴木出卖了抗英十八勇士,并嫁祸于木家首领,造成了格桑家与木家的世代怨恨;38年后的他又假扮僧人,充当侵华日军内奸,指使七指狼的滇藏特别行动支队在茶马古道上杀人放火,又嫁祸于格桑。内奸们的破坏不仅导致马帮分裂、古道中断,也使纳西族木家与藏族格桑家几于火拼,而歼灭克里巴木和七指狼的斗争又是那样一波三折,付出了巨大代价。这就清楚的告诉人们:侵略者和民族败类是破坏国内各民族尊严和团结的最危险的敌人,维护祖国统一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尊严是国内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和责任。日军已把战火烧到怒江,滇缅公路被炸断,国际援华物资运不进来,怎么办?该剧令人信服地描绘出,在这关键时刻,茶马古道的好汉们、边疆各民族一切有良知的人都义无反顾地站出来自愿上茶马古道运送国际救援物资:尼玛次仁说“在国仇面前,家恨不值一提”,木石罗说“我和格桑说好了,面对日本强盗,我们是兄弟”,格桑说“不赚钱也要运送抗日物资!”甚至连花依也向格桑提出,只要他拥护木石罗做联合马帮的首领,保证抗日物资的运输,她就嫁给他。这种对祖国需要高于一切的共同的信念正是中华民族伟大生命力的不竭之源泉,也支撑起了茶马古道的精神制高点,照亮了整部电视剧。

在茶马古道上拍《茶马古道》,高原缺氧,冰雪刺骨,拍摄的过程也就是摄制组体验生命历险的过程。巨大的付出赢得了艺术上的成功。由许多处雪山、草地、森林、湍流组成的自然景观,由多民族服饰、家居、街市、寺庙组成的人文景观,更有那马帮从丽江、中甸、拉萨出发的不同仪式,白族“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迎客三道茶,藏族婚礼的宴会

和歌舞,芭拉牺牲后在澜沧江水葬的圣洁与肃穆,再加上有民族底蕴的音乐的交响,使全剧拍得如诗如画、色彩斑斓,并显出独有的民族和地域文化魅力。前期创作和后期制作的努力使该剧叙事流畅又波澜迭起,谁是内奸的悬念贯穿始终,主要人物个性鲜明,性格碰撞常有火花,好看而又感人。美中不足是刻画木石罗、格桑加措、花依性格的前后发展不够有力,前10集没有很好的凸现爱国力量的智慧,陈佩雄的转变也缺少充分的铺垫,如果这些方面能进一步加工,全剧的艺术感染力会更加强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