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汽车工业带动德国经济繁荣

2005-07-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野 我有话说

汽车工业是德国国民经济的关键产业,是德国的经济支柱。按营业额计算,汽车业是德国第一大产业。德国每7个从业人员中就有一个与汽车业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德国四分之一的税收来自汽车产业。在德国境内投资中,30%投向汽车业。汽车工业的对外出口额已达800亿欧元。

1886年1月29日,德国人卡尔・奔驰以一辆汽

油发动机三轮车获得汽车制造专利权。这一天被公认为汽车诞生日。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大力发展德国汽车工业,修建高速公路网,拉动国民经济发展,使德国走出了经济衰退低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汽车工业进一步发展,上世纪80年代德国工业完全进入汽车时代。

二战前德国汽车工业已具有一定基础,奔驰、奥迪、大众汽车等已均有一定规模。二战给德国汽车工业造成很大损失。二战后,美国对欧洲包括德国实行马歇尔经济援助计划,1948至1952年,德国从这项计划中获得了15亿美元援助。美元的输入奠定了战后重建德国的物质基础。1950年在巴伐利亚州政府贷款和外援下,战后第一座新汽车厂在英格尔施塔特小城建立,此后德国战前的名牌汽车纷纷恢复生产,到50年代中期汽车年产量已达30万辆。在汽车工业推动下,德国经济全面恢复,家庭收入成倍增长,被战火压抑的消费需求也迅速恢复。50年代中后期,德国出现汽车普及高潮。到60年代初,德国汽车产量年增长率为21%,是欧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

除“马歇尔计划”输血因素外,德国汽车工业高速发展与其汽车工业的传统基础是分不开的。1901年德国就有12家汽车工厂,年产汽车800多辆。1908年汽车厂达53家,职工12400多人,年产5547辆。1914年“一战”前,德国汽车工业已基本形成独立工业部门,年产汽车2万辆。有史学家甚至认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一战”爆发。联邦德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得益于以艾哈德为首的新自由主义学派主张的社会市场经济政策,该政策强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减少国家干预。而同时期的英、法等国则热衷于政府干预和凯恩斯主义。这是德国迅速赶超这些国家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德国及全球经济不景气,欧元持续走高,这使德国汽车工业经营环境恶化,消费者和投资者普遍信心不足。再加上市场竞争加剧,德国汽车生产成本压力加大,许多中小型企业被迫转移海外,特别是中东欧地区和中国。曾被德国工业引为自豪的汽车业已陷入危机,戴姆勒克莱斯勒决定每年削减5000万欧元开支,大众汽车公司也计划到2011年减少20亿欧元开支,在德国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也已准备大幅度缩减经费。

德国进入汽车时代后,一个突出特征是消费者个性化。德国有8100多万人口,汽车拥有量达5000万辆。在某种意义上,汽车不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其工具性、使用性作用被弱化,多样化、个性化得到加强,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此外,用户对汽车的安全、环保和节能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都给德国汽车工业带来发展潜力。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