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构建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

2005-08-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虞崇胜 我有话说

自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恢复政治学学科以来,中国政治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20多年来,中国政治学学者编写和翻译出版的有关政治学类著作千余种,其中仅政治学原理性教材就有50多种。广大政治学学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关注和深入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实践,努力回答我国政治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

,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但是,由于中国政治学学科恢复的时间不长,人们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还不深刻,因此,在上述研究成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翻译多著述少、微观多宏观少、解读多创新少、重复多独创少等缺陷,许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成功经验尚未上升为政治学学理,许多已被实践证明不合时宜的理论观点仍然存在于政治学的著述之中。这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政治学必须用很大精力进行一般常识的补课,那么,25年后的今天,就必须明确地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历史任务。这不仅是中国政治学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然,建构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不仅需要进行理论创新,通过系统总结中国政治发展的经验教训,将成功的政治发展经验上升为政治学学理,而且需要遵循政治理论发展的普遍规律,使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能够融入世界政治学理论的殿堂之中。为此,就必须明确提出构建中国政治理论体系的基本指导原则。

其一,必须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从根本意义上讲,当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就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人们更多地是从革命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因而对马克思主义存在一些错误的和教条主义的理解。另外,由于西方政治理论的传入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有些人主张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照搬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而且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因此,在构建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时,必须特别强调要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必须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新编译和深入研究,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实际加以丰富和发展的理论论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其次必须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特征。马克思主义是理论指南,而不是教条,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之所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我们所说的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当代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只有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才能建立起来。

其二,必须符合政治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科规范。

政治学是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除了具有哲学社会科学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特点和学科规范。

从规范意义上讲,政治学是以研究国家与政权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政治现象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政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政治生活。人类在长期的政治生活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关系、政治权力、政治权利、政治组织、政治制度、政治规范、政治人物、政治行为、政治文化、政治设施和政治环境等等政治现象,所有这些政治现象又都是按照各自内在的发展规律不断向前发展的。政治学作为以研究人类政治生活为对象的学科,它的任务不仅要准确地反映和描述上述政治现象的基本特点,更重要的是要揭示支配上述政治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政治学是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的。正因为政治学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所以政治学理论体系必须具有独特的学科特点和学科规范。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虽然主要是研究中国政治现象的,但既然是研究政治现象,就必须遵守政治学的通行范式,符合政治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科规范,参与世界政治学的交流和对话。只有这样,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才能在世界政治学殿堂中占有一席之地,真正发挥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推动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

其三,必须总结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实践。

政治学理论的来源是实践,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只有在充分总结中国政治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才能构建起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仅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而且民主与法制在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了成功的契合,创造了一个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发展模式,从而为人类社会的政治文明发展作出了自己特有的贡献。20多年来,我们不仅在实践中加强和完善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精心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促进安定团结、政通人和、协调发展的政治局面的形成;而且在理论上大胆进行理论创新,先后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新时期我国的政治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也为繁荣发展政治科学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然而,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这些成功经验还没有引起政治学者们的足够重视,特别是还没有经过精心的提炼和概括,而使之上升为政治学学理。因此,要构建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当务之急是需要一大批政治学学者适应我国政治发展实践的要求,加强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发展的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和深入研究,并将这些成功的经验上升为政治学学理,以充实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这既是当代中国政治学发展的要求,也是当代中国政治学学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四,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情怀。

自15、16世纪新航路开通以来,人类社会的历史即由孤立的国别史而进入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此后,任何国家的政治都不是脱离世界环境而孤立发展的。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不同国家的联系与合作较之于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紧密了。面对这样的时代,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情怀。所谓全球视野,一方面是说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需要站在全球的角度来分析中国政治问题,分析中国问题时必须看到其国际背景和国际影响;另一方面是说在分析国际问题时,必须注意它可能给中国带来的政治影响。所谓世界情怀,是说中国政治学是一个开放的面向世界的理论体系,它不仅要充分吸取世界各国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而且要认真总结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既要促进中国政治发展,同时也要推进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

总之,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是一个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符合一般政治学规范的,充分反映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规律的,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情怀的,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政治学理论体系。这个政治学理论体系既是中国的,同时又是人类的;既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又是符合人类社会政治发展普遍规律的;既是立足于当代的,同时又是面向未来的。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以上基本原则,积极开展科学研究,集中广大政治学者的共同智慧,大胆进行理论创新,就一定能够构建起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并以此跻身于世界政治学理论之林。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