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陈真:把视角对准普通人

2005-08-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苏丽萍 我有话说

今年的“8・15”是个特殊的日子,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量反映抗战的影视片在荧屏播放,央视新闻频道推出的30集大型系列纪录片《儿女英雄传》,以独到的视角,讲述英雄和普

通人的抗战故事,十分感人。这部纪录片的制作人就是央视《东方时空・百姓故事》的制片人陈真。

陈真总是一副轻松愉快的表情,但他所拍摄的纪录片却是深沉而又厚重的,且多次获奖并得到好评,其中有30集系列片《黄河》、10集系列片《中国人》、60分钟纪录片《西藏大祈愿》、60分钟纪录片《访苏印象》、12集系列片《周恩来》。作为中国新纪录片运动最早的参与者,他早期拍摄的电影纪录片《盆窑村》和《梦屋》曾多次参加国际电影节并广受同行的好评。2004年,他历经6年拍摄的电影纪录片《布达拉宫》在全国院线商业发行,取得不俗票房成绩,并获当年电影“华表奖”。今年,他又制作完成了电影纪录片《千秋三峡》和30集系列片《儿女英雄传》。

也许是担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百姓故事》制片人,每天与普通人打交道的缘故,在拍摄《儿女英雄传》时,陈真着意把视角对准抗战中的普通人,为此他们采访了700多位战事亲历者、烈士的亲属和历史学家。陈真认为,以往很多所谓的纪录片,无论中外,对一些大的历史时代和事件,都是采取一种比较宏观的、主流的视角来做历史片。所谓宏观,就是站在一个很高的历史角度,然后从历史大事件的起源、发生,到最后的走向,原原本本说出来;所谓主流,就是将着眼点和笔墨最重的地方放在该历史事件中可能会影响历史的一些重要人物。但陈真认为,随着当今传媒手段的丰富,仅仅沿用这样的表现方式是不够的,不足以全面地反映历史。正值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他想尝试用另一种办法,将视角放低,找到那些在战争中被忽略的人物,在历史中被忽视的细节,用这些大时代背景下有个体生命的东西勾勒出一幅抗日战争的历史画卷。

在他们的采访对象中,80岁以上的人占了一多半,有的人在他们刚刚拍完不久就去世了。因而这部纪录片也带有抢救的性质。陈真感慨地说,再不拍这些人,就无法了解那一段历史和人物,所以这部纪录片显得弥足珍贵。此外,这部纪录片的编导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可以说几乎是一张白纸。拍摄《儿女英雄传》,使每个人的灵魂都受到了一次震撼和洗礼,这可能是拍片之外他们最大的收获,也会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中一个很重要的阶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