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子当自强

2005-08-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克梅 我有话说

最近,在大连交通大学举行的自强学子报告会上,贫困学子们讲述的故事让听众为之动容:高中三年没花家里一分钱的小徐,今年被清华大学录取。他说,农村长大的我,因为家里穷,没有椅子,他总是站在柜子旁写作业,经常写完作业腿都麻木了。没钱买墨水,就捡别人扔掉的墨水瓶,兑上水继续用;小童为了凑足书款,很少吃晚餐,今年以6

11分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外国语大学录取;小张因为家里房子小,他爸妈晚上总是躲到外面,留出房间让他学习,学习完毕后再由他去把父母找回来休息,今年,小张以625分的成绩考入北京邮电大学……

这些事迹让人感动。物质如此匮乏,这些孩子凭借顽强毅力,终于在逆境中闯出成功之路。这可以和“头悬梁、锥刺股”的佳话相媲美了。当今学子更应该倡导这种自强不息精神。

当前,这种自强不息的声音越来越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前几年盛行的“吃苦夏令营”,如今不再受欢迎。有的地方连续组织几年还没有成功,吃苦越来越成为奢侈品。这种精神缺钙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了。

缺乏自强不息的精神,就容易出现极端的事情。面对精神压力增大,有的学生甚至选择轻生,有的选择了跳楼。这些事件纵然与压力过大因素有关,但是学生们的精神发展迟缓,呈现未成年化也是重要原因。这种精神发展的儿童化、低龄化让他们不知道怎样应对挫折和困难,遇到一点困难,就好像遇到了“三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虽是极个别的,与当今教育的“软弱风度”和吃苦较匮乏不无关系。

一个人的精神思维应该和他的年龄成长环环相扣,这种发展才是和谐、可持续、健康的,如果非要在成长中加入人为因素,代替其生长,虽然也能长大,却是一种替代品。这种成长是一种“成长泡沫”,总有一天,泡沫飞散的那一天,就是教育断层的时候,就是人才畸形发展的时候。这绝对不是耸人听闻。

因此,应该在学生中多倡导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注重让他们“精神成人”、真正成长。当然,笔者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吃苦,而是希望在教育中,不要淡忘自强不息的精神,就像前文中的贫困生,他们的精神自强应该成为当今学子的榜样和示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