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搭建新平台 拓展新空间

2005-08-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朱坚强 我有话说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坚持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行之有效的重要原则,又要不断在观念、内容、方法和体制机制等方面改进创新,搭建德育工作新平台,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加强党建,搭

建党员与积极分子锻炼平台

学生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是大学生中在各方面表现较为优秀的一个重要群体,应该牢牢抓住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这支队伍,以党建为核心,为其搭建服务同学、锻炼能力、提高自我的平台,发挥其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建立“学习”平台,形成奋发有为的学习氛围。可以通过建立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学习活动日制度,采取读书报告、专题讲座、学习研讨、参观考察等形式,个人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营造奋发有为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学习效果,实现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的全程化。

建立“示范”平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教育为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起到了示范作用。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抓手,积极利用党校、社会实践教育、优秀党员学习与走访活动以及知识竞赛、演讲和辩论等各种形式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也可通过民主评议、表彰先进、查找问题、落实整改等措施,增强党员意识,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建立“服务”平台,使同学们感觉到党员就在身边。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需要为党员与积极分子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来为同学服务。以学生公寓为试点设置“服务型”党员工作站已经在部分高校得到推广。我院结合自身实际在学生公寓建立了党员自律岗,将党员的照片、寝室号码、联系电话张贴在公寓入口醒目位置,这些党员能够在突发事件中助辅导员与公寓管理员一臂之力,也能在平时为同学们提供热情的服务,对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发掘内力,搭建学生自我教育管理平台

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使德育工作更加深入扎实地开展。我院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诚信教育与自律机制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打好诚信特色牌。诚信是立信精神的精华所在,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学院开展“立信”系列活动,不断丰富教育载体,深化教育内涵:将“诚信”写进评优条例中,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期中期末考试组织学生开展“诚信签名”、“告别作弊,体现真我风采”主题班会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诚实做人、踏实为学。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生,学校组织诚信就业系列讲座、老校友诚信事迹报告、毕业生“诚信宣誓”等活动,激励毕业生永远牢记“诚信”二字。

建立学生自律组织。在诚信教育的基础上我院进一步强化自律意识,成立了学生自律组织。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我院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学生公寓管理的新思路、新办法,成立了学生公寓自律委员会。坚持每两周一次的例会制度,及时通报学生公寓的情况,交流工作经验,解决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组织上传下达的桥梁纽带作用。实行值班制度,帮助做好公寓管理的日常工作。

创新机制,搭建学生社会实践平台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的重要手段,是大学生拓展自身素质的重要载体,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把参与社会实践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体系。采取集中开展与分散开展相结合的形式,集中开展是指由学院有关部门组织的集体社会实践活动,分散开展是指学生自行联络单位开展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校期间至少有两次以上的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两周。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应撰写社会实践报告,作为学校考核的依据。

社会实践程序规范化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准备、实施到巩固活动成果都应形成一套规范化程序。在活动准备阶段,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等作充分、细致、具体的规划和统筹安排;在活动实施中,按照活动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并制订必要的检查制度,建立并完善活动信息反馈机制;实践结束后,全面组织总结交流、成绩评定、汇报演讲、成果展览、宣传报道、总结表彰等,这些环节可以进一步巩固活动成果,扩大受益面。

加强制度建设和激励机制。完善评估体系,细化社会实践的考核机制。一个良好的评估系统不仅可以对同学产生激励作用,而且可以有效地杜绝功利化倾向。学校应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竞争,激励发展。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定内容、计学分;对教师定任务、计工作量;院系部、教研室制定规划和考核措施;学校制定《社会实践评比条例》,每年开展各类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比。社会实践活动情况与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成绩挂钩,与奖学金挂钩,与评选先进个人和集体挂钩。使社会实践形成有机运作、自我驱动、有轨发展的动力机制。

精心培养,搭建辅导员成长提高平台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对学生的人格养成、成长成才具有特殊影响。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完善辅导员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政治上爱护、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使他们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

严格选聘。对辅导员要坚持高标准准入,把好进口关,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既稳定又灵活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对于专职辅导员,遵循公开、透明、公正、规范的原则,对应聘人员进行严格规范的考核、考试,入选者要具备学历高、道德素养高、工作热情高等条件。同时选拔一些经验丰富,负有责任心的教师和党政管理干部兼做思想政治工作,充实辅导员队伍,改善辅导员整体结构。

优化队伍。我院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实施“人才工程”有机结合,努力建设一支“学习型”、“实践型”、“研究型”的辅导员队伍。在进行专业技能和理论培训的同时,更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辅导员队伍。我们还要求辅导员注重理论研究,增强创新意识。为此,学院提出每季度举办一次“辅导员沙龙”,交流工作体会。每学期组织一次理论研讨会,在开展专题调研的基础上,交流研究成果;每学年每位辅导员撰写一篇有关思想政治工作的调研报告或研究论文,作为辅导员评级晋升的重要依据。

科学考核。我们在以下两个方面做了尝试和探索:(1)制定切实可行的考评措施。对辅导员的考核坚持一学期小考核,一学年大考核的形式,每学年辅导员应向院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和所在系部述职。(2)奖惩分明。设立奖项和荣誉称号,如“优秀辅导员”,“学生工作先进个人”,“育人奖”等,坚持定期评选,授予荣誉称号并给予物质奖励。同时,对于在学生工作岗位上表现不佳甚至出现因个人原因引起重大失误的,要予以相应的批评、教育,处分以至辞退。

合理分流。辅导员队伍不仅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也是为学校培养优秀党政干部、业务科研带头人的后备队。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是教学和管理人才“蓄水池”的作用,根据工作需要和辅导员个人的特长,本着“人尽其才”原则,允许辅导员适当流动,发挥自身更大的价值。(作者系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