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劳动铸造人生

2005-08-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马治权 我有话说

钟明善陕西咸阳人,1939年生,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著有《中国书法史》等10余部著作,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精义》等6部书法作品

集。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钟明善60多岁,面目清癯,唇髭浓密,近视镜下的一双眼晴深邃智慧,自来卷头发蓬松地向后梳着,鬓角长发四处飞散,学人风采中透着几分艺术家的潇洒,其风度、成就的确令人景仰羡慕。但钟先生曾历经苦难与贫寒,甚至到了想转行学中医的地步。他曾经有过许多梦――画家梦,古典文学家梦、儿童诗人梦……但一一破灭了。

念初中时,他从郭仲屏先生(著名画家梁黄胄的蒙师)学画;高中毕业考美院,西安美院的老师说:“你的素描不错,可以上的。”他很高兴。回家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说:“美院学不学‘四书’‘五经’?”他说:“不学。”父亲说:“不学就不上了。”后改上西安师范学院中文系。大学4年,他遇上了“反右”,因说了几句“农民生活苦”的实话,年仅17岁就受了处分。这期间他有幸师从齐白石的弟子田登五先生学画,脑子里有了30岁办一次个人画展的梦。

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西安师专语文科作助教,又被分配到西安市幼儿师范学校、西安市七十五中学教书。业余时间创作了很多儿童诗,还获过奖,真是“二十文章惊海内”(李叔同诗)。然而好景不长,1966年“文革”重提1957年的右派之事,他又被关了起来。

这期间钟先生曾在学校厨房里干活,学洗菜做饭,也在大门口做传达,收发报纸,摇铃喊人。钟先生说:“那时候最羡慕麻雀,因为麻雀是自由的。”

一切梦都破灭了。不过人弱人欺天不欺,书法给了他安慰和机遇。世人只知钟先生的书法从“二王”中来,其实他入书法殿堂时的敲门砖却是“柳体”。那时家贫,买不起柳公权的帖,就学家乡咸阳县令郭均的柳体。郭的柳体漂亮而有个性,其《重修咸阳城碑记》既有柳的铮铮铁骨,又有赵的儒雅气度,当地人就拓下来让小学生们当帖用。生活的哲学常常如此,“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就是这样一个郭均,给他播下了书法的种子。

钟先生或许并没有做过书法家的梦,但写字却是他们那一代人每天必须做的一件事,当画家要写字,研究古典文学要写字,写儿童诗同样要写字,在百无聊赖、诸事不成的情况下,写字便成了惟一的可以发展的爱好。

陈毅有副对联,内容为:“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事无成,事无成,事事无成事事成。”陈毅先生早年也有过许多梦,他写过诗歌,小说,也曾想做一名书法家,但那时中国的形势,革命是第一要务,解放工农是第一要务,他在社会激流的推动下,投身革命,出生入死,他的其他梦也就随之而破灭,即对联中所写的“事无成,事无成”。但他的这些梦,又无时无刻不在滋养他的革命的梦。后来革命成功了,他的那些修养,也随之都开花结果,所以郭沫若赞他“将军本色是诗人”。

钟先生的画“事无成”,古典文学“事无成”,儿童诗“事无成”,但他经过几十年的勤奋努力,不屈不挠,终于在书法领域里取得了令人景仰的成绩,而在这成绩中他的其他修养实在是功不可没。假如没有他那许多破碎的梦对书法的滋养,书法也就不可能有现在这样的境界。书法这门艺术,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建构,是中国文人生命唯一可操作在纸上的艺术,也是一个文化人所有才情与修养可以集中表现的艺术。这门艺术需要天赋,需要知识,需要才情,更需要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甘于寂寞,淡泊名利以及殉道般的品格。

钟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位书家。几十年来,他埋头苦干,勤奋治学,著有《中国书法史》、《谈艺录》、《钟明善书画集》等;主编教材《学书法》、《碑林》等50多册,字数近千万。10多年来,我有缘师从他学书法,每去他的书房,看到他在堆积如山的资料中,弓着背,低头书写的身姿,就不禁阵阵感动。他的学人气质就是这样修炼出来的,正如农人的风霜是由岁月刻划出来的一样。路遥生前说过:“我们也是农民,是往方格里种字的农民。”钟先生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又何尝不是一位在书坛耕耘的农者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