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温暖工程十年温暖万人心

2005-09-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王庆环 我有话说

本报北京9月4日电(记者王庆环)“为国分忧,为民效力,急人所急,雪中送炭,灯亮一盏,光洒一片”。实施10年的温暖工程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成思危致信温家宝总理,就温暖工程公益项目的情况进行了汇报,温总理在来信上做了重要批示

温总理在批示中指出,中华职业教育社实施温暖工程十年来,协助党和政府为困难群众的就业做了很多工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是一项十分必要而迫切的任务。希望你们保持职教社“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的社会团体特色,发挥其在社会公益事业中的独特优势,把温暖工程继续办好,使困难群众受益,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发改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农业部等部门对职教社的工作要给予支持和帮助。

温暖工程是由中华职教社组织实施的。1917年,我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联合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人,针对旧式教育脱离社会现实、脱离生产实践的弊端,提出了“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的职业教育思想,以“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博大情怀,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此后,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中华职教社面向社会工农大众展开了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与实践,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职业教育思想和有自身特色的职教传统,并成为党的事业的同盟者和参加者。新中国成立后,中华职教社以“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的团体特色,践行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继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2004年,中华职教社成为联合国公共信息部所联系的14个非政府组织成员之一。

温暖工程正式启动于1995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的孙起孟同志响应江泽民同志关于我国城乡有大批剩余劳动力需要安置就业,希望各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协助党和政府研究解决这方面问题的号召,从中华职业教育社一直致力于研究、推行职业教育,开展职业指导的自身条件出发,提出并倡导实施温暖工程公益项目。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他们在全国建立基地104个,累计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50万人次,帮助10余万人就业,为贫困学生减免学费8000余万元。

“使无业者有业”,温暖工程紧扣黄炎培这一职业教育精神,10年来紧紧抓住就业这项事关民生之本的大事,展开了工作。他们通过建立温暖工程基地,开展多类就业技能培训,成立职业介绍所进行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为城市转岗、失业人员提供“培训――职业指导和介绍――安置就业(自主创业)――再培训”的一条龙服务,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复转军人就业技能,帮助他们实现就业或自主创业。云南职教社、天津职教社等已成为当地政府部门联系各民主党派、团体和社会力量实施“再就业工程”的牵头单位。

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协助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是温暖工程的另一个着眼点。他们一方面参与农村的科技推广工作,面向农民开展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推动农民以科技兴农,脱贫致富,另一方面与当地农科教统筹培训体系紧密结合,面向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并推荐安置就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他们还将目光瞄准农村潜在富余劳动力,把温暖工程与办学工作结合起来,如安徽职教社创办的职业学校以“依托城市,面向农村”为办学方针,采取低收费,广减免,学生90%为农家子弟,在学校的积极运作下,学生毕业后基本都到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工作,就业率达到98%。这种使农村潜在富余劳动力有效向城镇转移的做法受到了好评,农家子弟就业后寄钱回家,家长非常满意,以致在安徽农村有这样一句话:“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温暖工程确实温暖人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