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次漂亮的“撑竿跳”

2005-09-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杨亮 我有话说

开栏的话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是全国人民集中物力、财力、人力办大事的一个具体体现。实践证明,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我国经济持续、

快速、协调和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财政税收,扩大就业规模;在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改善发展环境,促进全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6周年到来之际,本报从今天开始,集中宣传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重点工程项目,以使读者了解工程建设者们付出的辛劳和这些工程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作用。

赶超先进:中国科研人员不信邪

目前正在热火朝天建设的三峡三期工程中,右岸的12台机组正处于埋件安装阶段。而在这12台70万千瓦水轮机组中,8台机组的制造任务由国内企业独立承担。但在此之前,我国的此项纪录为零。

众所周知,水轮机的水力设计和制造是世界级难题,加上三峡电站汛期和枯水期水位变幅大,机组运行条件差,给三峡机组的制造带来许多困难。而国内企业由于缺乏成熟的巨型水电机组技术和经验,产品与国外差距较大。为了既确保质量一流,又能提升民族重大装备技术水平,国家决定在采购国外先进设备的同时,通过国际招标,“技贸结合,转让技术,联合设计,合作制造”,实现三峡机组国产化。

1996年6月24日,三峡总公司正式对外宣布:三峡左岸电站将一次采购14台单机额定容量为70万千瓦的机组。谈判桌上,中方立场坚定,最终与两大国际联合体签订了左岸14台机组的制造承包合同。中方厂商哈尔滨电机厂(哈电)和东方电机厂(东电)分包的合同份额为2.3亿美元,占合同总额的31%。

打此开始,检验中国水电机组科研人员的时刻也随之到来。

从1998年开始,哈电和东电的科研、设计、工艺人员被陆续派往国外,接受阿尔斯通集团和VGS集团的技术转让和培训。

哈电高级工程师王波就是其中一员。2000年2月,她和同事赴挪威接受水轮机叶片加工技术培训。时间短,任务重!王波回忆着说:“一开始,外国公司对我们有些趾高气扬,可大家下定了决心,不拿到核心技术就别回去了。”这股“不信邪”的拼劲儿,连外国同行都折服了:一位外国专家在给哈电的工作回执中,称赞中国的科研人员是“坚不可摧的长城”。

回国后,王波认真钻研,大胆创新,主持设计的水轮机叶片生产出来最大误差不超过2毫米,而国外同行业标准中允许的误差是3至4毫米。当法国专家来验收时,对如此小的误差既惊讶又佩服,最后对某些产品实行了免检。

东电副总工程师贺建华说:“通过三峡工程对重大装备的技术引进吸收,我们与国外大型水轮机组先进技术的距离最少拉近了10年,短时间内完成了一次漂亮的‘撑竿跳’!”

中国制造:推进自主创新不懈怠

一位外国专家对哈电人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们的技术在不断进步,等到下一轮时,就会拿出更新的东西,你们还会落在我们后面。”

这句话,像警钟在中国水电科研人员的心中敲响。正是意识到这种危机,为了避免进入“引进―吸收―再引进”的恶性循环局面,哈电和东电发扬“蚂蟥精神”,拼命吸收先进技术,推进自主研发制造能力。

根据工期进度安排,三峡右岸将建12台装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机组,同样采用国际招标形式。

2003年10月18日下午2点之前,哈电、东电、阿尔斯通三家企业各自都将自己为三峡右岸开发的模型试验装置及转轮运到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第三方实验平台上等待测试。经过激烈竞争,最终哈电和东电都顺利通过了试验,而且在某些技术环节上,中国的技术比左岸全部引进的机组性能还有提高。2004年3月27日,在三峡工程右岸12台机组制造合同签订仪式上,哈电和东电一起拿下了其中8台机组的“订单”。这是扬眉吐气的头一遭!

中国工程院院士梁维燕说:“通过三峡机组的技术引进和吸收,我国企业掌握了水轮机的转轮和推力轴承等核心技术,使我国发电设备的制

造和装备水平大大提升。”

似乎是转瞬之间,三峡大坝所引进的技术已迅速在中国开花结果。不管在二滩,还是拉西瓦等水电项目的工地上,人们看到更多这样的情形:一大批学成归来的技术骨干,年轻有为,信心满怀,他们已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巨大支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