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小创造里大境界

2005-09-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胡光曲 我有话说
近日,由中国科协主办的青少年科技盛会――第2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闭幕。本次大赛的参赛项目共涉及数学、计算机、工程、医药与健康、微生物、环境等13个领域,作品各式各样、千奇百怪、思路开阔,既有非常抽象的理论性研究,也有非常贴近实际生活的项目,而选手的年龄则是涵盖了小学4年级到高中3年级各个层次。与往年相
比,此次大赛的参赛作品不仅制作上更加精良,还具有更多的市场推广价值与实用价值,一些作品还彰显出一种难得的人文关怀。真是小创造里有大境界。

很久以来,我们的中小学课程尤其是数理化教学“做题”太多,缺乏动手能力的培养。这种题海式的练习以“考试”为依归,倚重死记硬背,阻碍了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因而,举办这种别开生面的竞赛,无疑能够激活学生的奇思妙想,使他们能在课堂之外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青少年天性好动好奇。而历史上许多重大的发明与创造都是从“好奇”开始的。好奇心能使人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富于想象,从而在平淡中发现奇异。因此爱护和培养中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正是培养他们创新意识与能力的起点。如果我们的家庭、学校以及社会能够多给他们提供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他们的创造和表现无疑会让我们见识另一个充满活力的精神世界!

创造性才能最绚烂多姿,同时,它也是人类最敏感的机能,容易受到压抑。在教育活动中,只有提供较为充分的自由空间,更新学习观念,摆脱过分依赖老师的学习模式,创新能力才能熠熠生辉。

培养创新人才,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而创造精神、创新能力正是当代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素质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与民族创新能力的强弱。就此而言,学校教育在这一方面责任重大。最近几年,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正在不断完善。这一趋势是令人欣喜的。

当然,创新能力决不是凭空产生的,扎实的基础知识也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石。虽然素质教育要求“减负”,提倡将学生从过重的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丢掉基础知识,否则,创新能力就是空中楼阁,无从谈起。此外,培养创新能力也不是要将学生从学校的常规教育中隔离出来,摆出一副不出“天才”誓不罢休的架势,而是要将能力培养与道德教育、情感教育以及健全人格的培育等结合起来。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全社会都应积极创造条件,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使青少年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迸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