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月华如练 和谐如歌

2005-09-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夏学銮 我有话说

八月中秋,天高气爽,月圆如盘,月华如练。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是也。这种情景之下,我不由得联想起胡锦涛同志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28字论述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字里行间,我

们竟是那般真切地看到了一幅多么美妙、和谐、令人心向往之的社会图景啊!

锦涛同志的论述,不仅揭示了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而且指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理念,这些价值理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观感化物、中道和谐和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底蕴。即将到来的中秋节,其中又蕴含着许多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底蕴和文化价值理念。中秋节,俗称团圆节,“团圆”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理念,在西方文化中很难找到一个与它相对应的词汇。这是因为“团圆”是中国人“道法自然”的产物,是“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体现。望月思乡,从月团圆联想到人团圆,这是中国人的人之常情。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苏东坡的“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都反映了中国人虽在颠沛流离之中仍有“月团圆,人团圆”的团圆情结。这种团圆情结不仅是中国人的,而且是全人类所共享的。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一个“情”字,而西方文化的核心则是一个“理”字。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当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营养,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优势,以百姓容易接受的情义价值来满足他们的文化渴求。没有文化的现代社会就像是一片荒漠。中国以情义为中心、以家庭伦理关系为基础的感性文化,最能促进家庭和睦,构建社会和谐。

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说,中秋的团圆情结,缘于骨肉亲情。亲情又分为“婚亲”和“血亲”两种感情,前者是由婚姻关系决定的夫妻之情,叫爱情;后者是由血缘关系决定的亲子之情,叫亲情。婚姻关系是家庭的主体,亲子关系是婚姻家庭的派生物,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不谋而合。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狭义的团圆是专指夫妻关系而言的,广义的团圆可以推广到整个家庭关系。进而言之,一个民族因长期分割而重新聚拢在一起叫民族大团圆。w逢中秋佳节,海内外炎黄子孙都热切期盼中华民族能够尽快实现民族统一,完成骨肉同胞大团圆。

清朝张问陶在《十五夜望月》中有“团栾真乐胜公卿”的名句,在这里,“团栾”即团圆。意思是说,一家人团圆欢聚的快乐,是人生的至情至乐,远远胜过做大官的快乐。在中秋月圆之夜,一家人坐在庭院之中,吟诗作对,品酒赏月,何其快活!有明朝宋讷的“诗为清秋宜有句,酒当今夕莫辞醺”诗句为证。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道:“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把中国人的明月崇拜心理描绘得既细腻精致,又大气豪迈。

中国人崇拜明月,既受“天人合一”哲学观的影响,又在很大程度上与团圆情结有关。然而,月团圆和人团圆并不是一回事。毕竟,自然运行规律与社会运行规律大不相同。于是就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感叹和“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的无奈。在旧社会,阖家团圆的景象经常为兵荒马乱所破坏,月团圆人不团圆的情况经常发生。这时的明月就不再是快乐的源泉,而是愁苦的象征。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和白居易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诗句,就是对人生失意和流浪江湖的哀诉。但尽管人们有时聚少离多,但依然对中秋团圆抱有强烈的期待,这反映出国人对和平的不懈追求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是密切相关的。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和谐是家庭和谐的前提。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和国家是一体化的,国家和社会是重合建构的。古人云,欲治国而不失其位者必居安思危、居治思乱;欲得江山平天下者必先得天下人心。人心之本在于人性,人之家庭得以团圆、和谐、幸福,路无饿殍,野无旷夫,社会必然和谐。《书传》曰:“舜能以孝和谐父母昆弟,使进于德不及于乱。”这就是说,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然而人的需求之满足,必须通过制度文化,即国家礼仪法度。所以说,社会和谐又是家庭和谐的前提。

中秋团圆,家国和谐,是人类永恒的憧憬和追求。今天,当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在生逢盛世话团圆之时,我们不禁想起这句流传千古的美好期盼和吉祥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