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2005-09-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西华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佘正松 我有话说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育人是高校的永恒主题,正确把握和理解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使高校生健康成长和成才,办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等教育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确把握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

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维的复合概念,其标准应是适应性、多样性和发展性的统一,最终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质量上。

质量是高校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单一性、精英式的传统质量观,还是多样性、大众式的现代质量观,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对高校教育的不同要求,以及高校教育的价值取向。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最主要的特点是“质量”和“质量标准”的多样化,强调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标准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国际性,强调高等教育评估的“个性化”和“特色化”。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转变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高等教育质量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高等学校连续扩招,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如何在规模扩展的情况下,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同时,高等教育质量也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以1994年原国家教委提出并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为标志,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工作全面展开。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目前,关于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研究的主要观点有:大多数的高校教学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师资力量比较差,随着规模的扩大,这种情况会更加严重,势必会影响教学质量的保证,更谈不上提高。高等学校扩大规模,绝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培养价值为代价,要始终坚持高校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原则。还有一种担心是高校规模的扩大与就业压力的矛盾如何解决?如果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规模扩大势必加大就业压力,而且会严重制约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传统的教育质量观是一种知识质量观,以高校生掌握知识多寡、深浅来评价教育质量的高低。在大多数教师和家长的心目中,知识质量观仍占主导地位。

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措施

通过对高等教育质量内涵的理解与把握,那么,学校如何充分结合各自学校办学传统和优势,突出质量管理特色,以建立有效的质量保障机制,这既是研究的课题,更是实践的课题。我们认为应该做到:

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高校要围绕教育质量主题开展学校的各项工作,确保教学工作中心地位。通过开展现代教育思想大讨论,以形成教育质量的共识:树立新的人才观,拓宽专业口径,强化专业基础,努力造就社会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树立学生主体观,由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转变,体现现代教育“以人为本”和“育人为本”的理念;树立素质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树立终身教育观,重点培养学生终身获取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树立质量生命观,以抓好本科教学质量为重点和关键,做到教学质量齐抓共管。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制。高校普遍实行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党政一把手作为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亲自抓教学中心工作,把教学质量作为“一把手工程”,校长与院(系)教学单位签订教学质量保障责任书,各院(系)与教研室落实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集中精力抓教学工作。

强化质量运行机制。高校可通过实施学分制、挂牌选课制、听课督导制、集体备课制、信息反馈制、一票否决制、目标责任制、教学评价制、教改探索制等教学管理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制定及贯彻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由于存在地处非中心城市的不利因素,学校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有计划地以各种形式攻硕、攻博,或到重点高校做访问学者;较大幅度地改善教师的教学科研和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以保持骨干教师队伍的稳定。实施名师工程,将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加强学科梯队建设,培养学术带头人、学科骨干和优秀青年教师;设立校系两级特聘教学岗位和重点学科岗位,加大对教学科研奖励力度;坚持高职称教师上本科生课程的传统,要求高职称教师每年必须为本科生讲一次专题学术报告。

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在教学的常规管理中,学校突出表现为:强调“严”,要求教职工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要求,强化管理,建立健全制度。制定和实施了“教学六认真”、“三育人”、考试管理、教学事故差错认定及处理、加强教学督导、教学奖励等一系列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突出“新”,实施“名师工程”;坚持高职称教师为本科生上专业基础课和每年向学生作一次专题学术报告的传统;开展“探索课”、“研究课”、“优质课”等活动;实行创新学分制度;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科学研究、社会实践以及有关知识技能竞赛活动。狠抓“实”,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年”、“教学质量年”、“教学建设年”为主题的教学改革工程;在师资、实验设备、图书资料、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加大对专业基础课、主干课建设的力度;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向课堂要质量,为学生打下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通过加强课内实验教学,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专业实习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从业从教的实践能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