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抗战流亡学者的人文档案

2005-09-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罗哲文 我有话说
近二十年恐怕是中国历史上建筑变化最剧烈的二十年。融入现代社会的强烈冲动与眷恋闲适生活的深层渴望交织在人们的内心,农耕社会温情脉脉的房舍屋宇拆毁殆尽,而冷冰冰的钢混营构四处耸立。转眼之间,西方实用便把
东方审美逼退到偏僻的角落,许多历史名城只剩下自慰的封号。这时候,古镇成了人们钟爱的对象。四川宜宾的李庄镇,是受宠群体中的一员,然而抗战时期的文化姻缘,使李庄并不因古建筑而闻名。

去年有人与我联系,说正在着手写一本有关李庄的书,书名叫《中国李庄》,希望能从我这里了解些情况。我是1941年在李庄考入中国营造学社,正式投入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先生门下,并开始我的学术生涯的。李庄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经一度成了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之一,因为当时有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的两个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和中国营造学社在那里,当地一时名家汇集,文风兴旺。这些文教机关、学校,来自各个地方,曾经几次辗转,最后才在李庄落脚。自1940年起到1945年日本投降逐步迁返复员,直到1946年才算全部迁出,一共在李庄住了五、六年的时间。这些单位对李庄人的文化水平的提高、风气的开化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李庄也给了学人们必要的滋养。在李庄这块土地上培育了一批青年学子和专家学者,凡是在此学习、工作、生活过的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这块土地。时光飞逝,转眼六十多年过去了,但李庄的那段生活,至今如在目前。这六十多年,我曾两次回到李庄,每次都听到不同的人的一些回忆,总觉得那短短的六年是刻骨铭心的。

李庄是中华民族危亡时刻人文学科的避难所,是那个时代特异的历史个案。21世纪的中国学术正面对一些新的课题,在这样的时候对那个时代的学术生活进行一番梳理回顾,可以说是适逢其时,同时在这样的时候给李庄一个恰如其分的评述,也是我们那一代学人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作为那个时代的当事人,我们已用各种形式对往事做了零星的回述,或许因为“身在此山中”,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会“不识庐山真面目”,那么由旁观者的角度来描述历史的过往,兴许会更冷静、更客观、更容易接近事物的本质。

通读《中国李庄》,我仿佛又回到了遥远的过去,尽管短短的8万字,不允许作者捡拾李庄生活的所有细节,但文章最难是得体,书中貌似平淡的笔触,不仅有对严谨学术的适当阐释,也满含着对执着的学术精神的无限景仰。当读者们捧读这本书的时候,那个时代深远的学术记忆将被唤醒,而李庄昔日的温和面容也会变得异常亲切。

李庄属于历史,李庄不应该在历史深处继续沉睡,中国人文学术,将会焕发新的活力。祝福故乡!祝福李庄!祝福中国人文学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