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深情寄语 殷切嘱托

2005-09-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 丁建刚 曲志红 我有话说
秋日的阿勒泰市,苍松墨绿,白桦流金。9月26日12时50分,当罗干带领中央代表团步入地区第一高级中学校园时,克朗河畔的这所少数民族学校腾起欢声笑语。

罗干走上楼梯,来到初三8班。“同学们好!”罗干微笑着走进教室,孩子们纷纷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罗干关心地问学校负责人:“农牧民学生都可以住校吗?”“贫困学生

入学有资助吗?”

得知牧区的孩子都可以住校,全校已有1200名住校生,贫困生入学不仅学校有补助,而且国家也有减免政策时,罗干满意地点了点头。

听介绍说,正在辅导同学的董敏老师是为了支援阿勒泰地区的汉语教学,今年8月底刚从乌鲁木齐来到这个学校的,罗干亲切握住她的手夸赞她:“你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出了贡献,向你表示慰问!”

接着,罗干又面向全班同学语重心长地嘱托:“希望同学们刻苦学习,长大成才,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在三楼的微机室里,数十个哈萨克族学生正在埋头练习打字,罗干走到一位女同学的身后,“你往里面输的什么信息?”一边问,罗干一边俯下身看屏幕上的字。看到小姑娘是用拼音打字后,罗干问她:“速度快吗?”小姑娘有点羞涩地说:“速度不够快。”

“要提高速度哦!”一句亲切的玩笑话,引来满室笑声。

在化学老师迪丽努尔的示范下,高二的学生们两人一组正在试验室里做着“中和滴定”试验。罗干和代表团的到来,并没有影响同学们的操作。罗干仔细地向老师询问实验材料和试剂是否够用,学生们是否都能来上试验课等情况。转身看到黑板上汉语和哈萨克文两种文字的板书时,罗干好奇地上前细看。迪丽努尔有些紧张地告诉罗干,自己用两种文字板书是为了帮助同学们提高汉语水平。课桌上,同学们的笔记本也和老师的板书一样,两种文字交替使用。听说这位老师原来是哈萨克语教师,罗干热情地鼓励她说:“你原来是哈萨克语教师,现在能用汉语上课了,你本身就是双语人才的代表!你为培养国家人才付出了辛苦劳动,谢谢你!”

代表团要告别了,4名手捧礼物的哈萨克族学生站在楼门口等候。17岁的高一男生努拉西率先递给罗干一把奶酒壶和一只书包,这是他课余用当地生长的白桦树树皮制作的。而哈萨克姑娘迪娜则送上一幅油画,画面表现的是哈萨克族传统娱乐项目“姑娘追”:松林下,两匹黄骝马并辔而行,一位身着红裙黑袄的哈萨克姑娘,手持皮鞭在小伙子头上轻轻挥舞,似打非打。

“谢谢,哎呀,你画得这么好呀!”罗干高兴地与迪娜一起把油画托举起来,让大家一起观赏。

牵挂着少数民族教育,尽管已到午时,罗干还是拉着阿勒泰地区教育局局长阿依恒的手再三叮咛:“你们是一所哈萨克族的高级中学,要特别注意促进民族团结、民族进步,促进‘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希望你们今后培养更多的国家需要的建设人才,为我们国家早日实现现代化服务!”

欢乐的冬不拉声里,孩子们的笑脸像阿勒泰的阳光一样暖意融融。(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26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