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编织工程技术人才的摇篮

2005-09-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曹继军 我有话说
有这样一对矛盾令人深思:社会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但是公众对培养这些人才的高职教育认可度不高,许多考生不愿意念高职。

矛盾何以形成?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李进教授认为:主要因为产业、企业需求与现行教育方式不匹配。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紧贴市场进行定位,办出特色。

李进说,培养

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时代对教育发展提出的使命,以培养该类人才为首要目标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厚生、厚德、厚技、厚创,注重职业技能、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的共生培养;围绕工程素养、工程人文、工程背景、工程环境四个环节,构建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规格、适应市场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李进对这四个环节进行了具体阐释。

――工程素养的关键是导入行业标准,培养国际标准的“中国制造”人才。二工大历来把社会对学生的认可度作为办学的重要指标。学校定期利用“企业老总沙龙”、“学校教育发展理事会”、“企业人事经理联谊会”等形式,了解社会和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调整教学内容;学校建立了1+X的多证书制度,即要求学生不仅要获得毕业证书,而且要在学校课程学习和实际工作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获得多种职业证书;学校积极为学生创造各种提高职业能力的条件,通过行业协会,与国际接轨,将注册制度、认证制度的标准纳入教学,以行业标准不断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工程人文是尤其应该重视的要素。工程师的作为不仅仅是个体行为,它要在社会大背景下,配合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人类有益,比如环保意识、能源意识等等。在这方面,二工大做了一些探索:为学生聘请“人生导航导师”,把优秀校友包起帆、李斌等请回母校,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和业绩,教导学生做什么样的工程师和发明家;通过“就业导向”,让企业人事部门的经理讲企业的用人标准;通过课程渗透,每一个老师在专业教学中都渗透行业中的优秀人物,宣传榜样、激扬正气,政治理论课更多地强调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了针对性;通过身边的优秀同学事例,引导学生进步。

――工程背景国际上相当重视。像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教师评副教授必须有8年工厂实际经历。在教师工程背景的积累方面,二工大主要通过校企合作与交流,建立教师与工程师互聘、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师互通机制;制定专业老师技术实务培训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将缺乏经历的教师“送进企业”培训;以技术应用科研为特色,使教学、科研、工程项目相结合,鼓励教师围绕教学内容承接合作项目,根据技术合作项目开展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在学生的培养方面,主要通过接受企业订单培养、引入企业流动工作站、与企业合作创办二级学院,保证工程背景不断渗入。目前校内已有3个企业研发中心、5个企业共建实验室,5个企业冠名的合作二级学院。

――工程环境的着力点在于把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互通互动,交流发展。学校创造多种形式推进产学共建,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共建稳定的初衷基地,为学生提供熟悉工程环境、了解企业文化的机会,目前全校各院已有3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引进企业培训机构,使学生直接感受和接受企业标准和企业文化的熏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