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舞台精品 姹紫嫣红

2005-10-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苏丽萍 我有话说

用“姹紫嫣红”、“佳作迭出”来形容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舞台艺术是十分恰当的。近年来,各级剧院团先后开始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调动起各方面的生产积极性,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把艺术创作推向一个新高潮,话剧、舞剧、音乐剧乃至地方戏曲各剧种都涌现

出不少高质量的新作品。特别是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实施,激励了表演艺术团体和艺术家创作、改编、移植优秀舞台艺术新剧目。同时,一批改革开放以来具有较大影响、基础较好、尚有潜力的舞台艺术作品,经进一步加工修改打磨,成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艺术精品,如舞剧《红河谷》、音乐剧《五姑娘》、京剧《华子良》、舞蹈诗《云南映象》、话剧《父亲》、话剧《我在天堂等你》、话剧《黄土谣》、昆曲《班昭》、豫剧《程婴救孤》、儿童剧《一二三起步走》等。这些精品剧目,如同在宏大厚重的基石上建设的先进文化的“金字塔”,经时间和历史的检验,不但成为剧院团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同时也为我国舞台艺术百花园增添了新的奇葩。

百姓题材成为创作热点

纵观近年来的舞台剧创作,百姓题材占了大多数。这些剧目,描写普通人在变革时期的喜怒哀乐,展现他们崭新的精神风貌,生动的人物,曲折的情节,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高度统一,使之深具艺术感染力,打动了千千万万的观众,从而无可争议地成为精品佳作。

辽宁人艺的话剧《父亲》,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生和一个工人家庭的变迁,折射出劳动人民在艰难困苦中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意志,观众被剧中洗尽铅华的质朴和深情所打动。而这种感动,在两部军旅话剧《我在天堂等你》和《黄土谣》中同样能够找到。前者表现进藏军人的奉献精神,后者讲述一个村支书守信还债的故事,均带给人们久违的震撼和感动。

“平民戏”的走红,在于创作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而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黄土谣》原本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编剧孟冰赴湖南采访,与生活原型吃住在一起,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将故事的发生地挪到了山西,剧组一行20人专程到晋西北体验生活,感受民俗风情,塑造出生动的形象。

“平民戏”广受欢迎,在于它们从普通人物身上折射出时代的道德和责任意识,引人共鸣。而这种共鸣,同样体现在其他题材的剧目中,如改编经典的豫剧《赵氏孤儿》中正义与民族精神的回归,革命历史题材的京剧《华子良》中主人公忍辱负重的品德,舞剧《红河谷》和音乐剧《五姑娘》里爱国主义的彰显,昆剧《班昭》寂寞做学问的坚忍,歌舞诗《云南映象》原生态歌舞对劳动与爱情的赞美,儿童剧《一二三起步走》对质朴友情的赞颂等,无一不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艺术精湛体现国家水准

精品剧目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它们不光内容感人,表现形式也新颖,而声光电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大大加强了剧作的视觉冲击力。

舞剧创作近年来有重大突破。取材于同名电影的舞剧《红河谷》,通过5个主要人物之间扣人心弦的感情纠葛和强烈矛盾冲突,演绎了20世纪初英军进犯西藏前后发生在这片雪域高原的一个神奇历史故事。剧中从群舞到三人舞再到双人舞、独舞,都特色鲜明,音乐则颇具藏地文化风格,让人耳目一新。此外,舞剧《大梦敦煌》、《红梅赞》、《风雨红棉》、《阿炳》、《瓷魂》及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二泉映月》等也因赋予剧作更多的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符合当今人们的审美需求而受到好评。歌舞诗《云南映象》则是传统和现代之美兼而有之的舞蹈新作,它将原始乡土歌舞的精髓和民族舞蹈语汇进行了全新的整合重构,用新锐的艺术构思来表现少数民族勤劳、朴素、善良、纯洁的生活和爱情,同样轰动海内外。音乐剧是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新剧种,这一舶来品与民族化结合得最好的典范是《五姑娘》。用方言演唱的田歌、丰富的海盐民歌、吹打牌子曲、说唱音乐、流行音乐等表现手法,被创造性地融在一起,成为原创华语音乐剧走近民族化的较好范本。

京剧现代戏创作难是圈内所公认的,难就难在程式的创造上,因而不少戏是“话剧加唱”。天津市京剧院的《华子良》的成功即在于创造了许多新的程式,特别是华子良挑着筐前行戏弄敌兵的那场戏,翻扑跌打,既有京剧老程式的神韵,又赋予了现代的内涵,许多专家都认为这一创造堪称新的经典。话剧《我在天堂等你》中虚拟的天堂的设置,营造了一个壮美的境界,使人得到灵魂的升华,也为增强剧作的感染力起到了画龙点睛之效。

这些艺术精湛的剧目来自不懈的加工和修改打磨。儿童剧《一二三起步走》由《小城故事》加工而来,多年来常演常新,从而使剧作上到一个新的艺术高度。著名剧作家胡可认为,戏剧创作就是要精益求精,不断加工打磨,这样才能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精品剧目。

走向市场接受观众检验

曾几何时,“叫好不叫座”成为某些获奖剧作的共同弊端,而获奖就封箱入库也是不少获奖作品的最终命运。但近年来的精品剧目,无论是最终入围年度十佳还是获得提名奖,都叫好又叫座,剧作不断地在演出,成为所在剧院团的保留剧目,亦即所谓的看家戏、吃饭戏,真正成为久演不衰的艺术精品。

儿童剧《一二三起步走》目前已演出了近4000场,观众近800万人,全国各地众多剧院团移植演出了这个剧目。豫剧《程婴救孤》获得了文华大奖和第二届精品工程剧目荣誉之后,演出收入得到大幅提高,单场演出收入在3万元至4万元,即使去农村演出每场收入也在15000元左右,而且演出场次不断增加,往往一次就演出十几场,在观众中颇有知名度和号召力。

由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出任艺术总监和总编导,并且领衔主演的大型原生态歌舞诗《云南映象》,不到一年演出了129场,去年赴12个国家巡演。一些舞剧也积极开辟国外演出市场,中央芭蕾团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去年底赴新加坡、意大利、英国、法国等演出超过30场。中法文化年期间举办为期53天的欧洲巡演,更是取得了骄人的票房业绩,在芭蕾舞的故乡产生了轰动效果。

精品剧目的集中展演,扩大了这些获奖剧目在观众中的影响,今年北京、四川、广州三地进行的精品剧目演出,票房十分可观,同时赴香港的演出也在接洽当中。许多剧团精心安排巡演路线,增加演出场次,展演还推出低票价,最高票价380元,最低才10元,除商业运作的演出外,50元以下的演出票占总数的42%。

精品剧目的展演,还提高了演员的知名度,使不少演员除了传统戏外也有了自己的代表剧目。如韩再芬主演的黄梅戏《徽州女人》、王平主演的京剧《华子良》、宋国锋主演的话剧《父亲》、张静娴主演的昆剧《班昭》等,在剧目获奖的同时,这些演员也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或二度梅花奖,成为所在剧院团甚至所在剧种的领军人物,真正做到了出戏出人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