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职业教育为陕西农民开启致富路

2005-10-07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杨永林) “过去我们一家5口靠种地卖粮年收入不足4000元,现在大女儿、二女儿从县职教中心家政班毕业后外出打工,一年就能给家中增收一万元,”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银沟村农民李老汉高兴地说。这是陕西省历经十年探索,提出并实施了职业教育“一网两工程”富民新体系后农村出现的新变

化,有了一技之长的孩子已成为农民脱贫的新希望。

陕西是个农业省份,其中农村人口248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7%。据调查,陕西省每年有近30万初、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成为新增劳动力,需接受就业前教育,全省还有1360万农村劳动力,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450万人需要接受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现代农业科技培训,另外900万人需要接受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培训。因此,如何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为农服务方面的作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陕西省提出要把做大做强职业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他们从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效益入手,撤销办学条件较差的乡村职业学校,合并规模较小的,在县区政府所在地建立职教中心,全省先后投资9亿元建成了达到标准要求的职教中心75所,在建和续建20多所,改善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扩大了办学规模。但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许多群众不让孩子上职校,认为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3年学下来,“种田不如老子,养猪不如嫂子”。为此,陕西省根据县域经济的特点,以县为单位,结合县情、校情,合理设置专业,基本做到相邻县区各突出一至两类专业,各校突出一至两个骨干专业,为已形成的特色产业、主导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达到引进一个项目,培训一批人才,形成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效果。很快,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得到社会的认可,并形成了“秦巴茶艺”、“杨凌农科”、“米脂家政”、“蓝田厨师”和“渭北技工”等职教品牌,如今,“米脂家政”走红北京市场,“蓝田厨师”随着蓝田县被评为中国“烹饪之乡”而誉满全国,通过职业教育学得一技之长外出工作已成为许多农村青年的新选择,2004年,职业教育工作发展较快的陕西省眉县劳务经济收入达到1.65亿元,已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8%。

2003年,结合前几年的工作实践,陕西省又开始实施职业教育“一网两工程”,“一网”是指它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以农业类普通中专学校为骨干,以县级职教中心 75所 和重点职业高中 30所 为基础,以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5000所 为辐射点的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的网络体系。“两工程”即职业教育强县富民工程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

随着“一网两工程”的实施,陕西省的农村职业教育呈现出红红火火的喜人发展景象,去年,全省各类职业学校招生22.82万人,比2003年增加13%,“工程”实施两年来,全省职教战线共引进致富项目164个,完成实用技术培训204.8万人次,劳动力转移培训185.6万人次,同时,陕西省80%以上的县级职教中心实行了“订单”培养,协议单位遍及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宁波等20多个东、中部省市和地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