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立足西部 放眼全国

2005-10-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高年 我有话说
西北师范大学的“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学术积累深厚,师资力量强,长期以来在教学方面形成了优良的传统。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郭晋稀、郑文、陈赓平、李鼎文等老一辈学者长期执教于此,卢世藩、钮国平、蓝开祥、霍旭东、乔先之、胡大浚等先生先后为主讲教师。西北师大本科教学一贯强调打基础,重视古代文学文献基本功的训
练,并通过诵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对古代诗文的感悟能力。专业基础课之外,还由学有专长的老师为本科生开设有关一些重要作家、作品的选修课,以及同研读古代文学作品关系很大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等选修课,和文学史、文化史方面的专题讲座,国内一些著名学者季镇淮、王力、吴祖湘、霍松林、冯其庸、万云峻、敏泽、曹道衡、安平秋、杨忠、黄霖、骆玉明、卞孝萱、崔富章、彭林、谭家健、胡明、陶文鹏、刘跃进等都曾来校讲学,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老一辈教师以其丰富的教学经验、丰硕的科研成果奠定了西北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学科的坚实基础。几十年来,西北师大本科毕业的学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或古汉语教学与研究者,有一些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任教,教学科研方面成绩突出,为学界所关注;在中学任教者,成为省市级优秀教师和学校骨干与领导的不少,也有一些成为全国优秀教师。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西北师大适应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要求,制定了“立足西部、面向全国,突出师范特色和西部特色,争创一流”的办学目标。1992年夏,赵逵夫教授组织“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老师讨论如何发挥古代文学学科在中文系学科建设中的龙头作用,老师们积极性很高,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制定了教研计划和听课制度。当年进行的全校教学工作评估中,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当年评定的全校三门优秀课程之一,并被评为甘肃省重点学科;1992年10月至1993年5月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部署的“西北地区学位点评估”中,西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在省内自评和在西安召开的终评会议上,均获“优秀学位点称号”,而在国内专家通信评议中取得西北地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在整个教育领域进行全面改革的当中,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也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秉承本学科的优良传统,并结合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的需求与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成为一个重大的课题。

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课程体系建设。1998年,根据国家教委《关于组织实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通知》精神,赵逵夫教授牵头申报了《高师中文专业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方案的改革与实践》课题,经评审被列为甘肃省重点项目。其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赵逵夫教授提出更新教育观念、吸收新的教育方法、继承传统教学方法中有效手段的思路,把对专业课程结构的合理化作为重点。赵逵夫教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提高教学水平”,同其他老师共同研究,并经过讨论,对课程体系作了全面的调整。专业基础课的课时进行了适当压缩,增加了选修课,并尽可能使选修课在适合于本科生水平提高的前提下形成系列,以便学生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和学术个性发展的空间。选修课的调整,极大地巩固和深化了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文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从九十年代起由赵逵夫教授带头开设了“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老师们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向本科生介绍古代文学研究中的热点及前沿问题,以开拓其视野,培养其对学术问题的敏感性。通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目前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科研能力是制约教学效果的“瓶颈”。十几年来,中文系、文学院支持青年教师考研、考博和到国内重点院校进修。目前,古代文学课程组有教师16人,古籍所有6位教师也上一些选修课或基础课。教师中有正高职称者9人,有副高职称者1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4人,在读博士2人,其中毕业于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等校者占有相当比例。从年龄结构看,50岁以上3人,35-49岁13人,34岁以下6人。形成了一支在年龄、学历、学源、知识结构等方面日趋合理的师资队伍。

为提高应用现代传媒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上世纪末中文系为每位老师配备了电脑,近年文学院又筹措经费,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相机等硬件设备,几次聘请专家为教师讲授制作和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方法和相关知识,使古代文学教学获得了现代技术的支撑。

在校党委和学校有关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由于院系领导的重视和老师们的努力,西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本科教学和学科建设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1996年获得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学位授予权,设立了“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西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建设的成绩引起全国的关注,也受到学校和省上的表彰。学科带头人赵逵夫教授几次被评为甘肃省优秀教师、甘肃省优秀教师标兵,获曾宪梓教育基金教师奖二等奖,为教育系统的先进工作者;尹占华教授被评为甘肃省优秀教师,伏俊连、杨晓霭、韩高年被确定为甘肃省“333人才工程”和“555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培养的本科生毕业就业率高,古代文学专业考研、考博成功率均列学校前茅,毕业生中有许多已经成为本单位本部门业务骨干。

西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已成为西北地区培养高层次人材的重要基地,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