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国宝迁台同根生隔海遥望

2005-10-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韵闻 我有话说

图为1952年在台湾北沟库房安放的故宫文物箱。 

从1933年至1944年,故宫1.3万余箱书画、铜器、瓷器、玉器精品及图书善本,历时11年,行程万余里,一迁上海,复迁南京,再迁西南大后方。每一迁都惊心动魄,每一迁都留下了难忘的故事。直到1948年,故宫的国宝还在祖国大陆,只是分藏于北京本院和南京分院。然而1948年年底,当局决定南京分院的文物全部运往台湾。从1948年12月22日至1949年2月22日,文物分三批运至台湾基隆,共计2972箱。为阻止文物迁台,南京故宫博物院中共党员陶孟和曾发动群众进行阻止,但行动失败,仅司母戊大方鼎留在大陆。

国宝迁往台湾后,先存台中,租借台中市糖厂仓库存放,1950年4月又迁入台中郊外雾峰乡新建的仓库存藏。1957年在亚洲协会的赞助下,在仓库之外建一小型陈列室,公开展览所藏文物。1961年,台湾“行政院”决定在现址即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建设新馆,1962年6月奠基,1965年落成,命名为“中山博物院”。同时,台湾“行政院”公布了“国立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条例规程,其中规定:“将来国家统一后,故宫文物仍交回本院”。1965年11月12日,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式开馆。至此,运往台湾的国宝有了良好的保存和展览环境。也正是由这一天开始,中国有了两个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比北京故宫博物院晚成立40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里珍藏着由祖国大陆运往台湾的文物60万件。其中器物、书画5万余件,善本书籍近16万册,清宫档案文献38万册,加上迁台后征集的文物总计65万件,其中不少都是举世无双的珍品。如玉器中的新石器时期鸟纹玉饰、汉代玉辟邪;青铜器中的商代兽面纹方尊、西周的祖乙尊;瓷器中的宋代钧窑丁香紫尊;书法中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怀素的《自叙帖》、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及《刘中使帖》、苏轼的《前赤壁赋》;绘画中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等。

这些国宝如今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国宝隔海遥望,等待着破镜重圆的一天。

下一篇是《重金购买新中国迎回“二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