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编一部让孩子反复阅读的百科全书

2005-10-3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徐惟诚 我有话说

对于孩子来说,比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掌握求知的方法,养成求知的习惯。很多中国孩子学前对学习什么都感兴趣,但上学后他们的兴趣逐渐淡化、弱化,甚至厌学。孩子上学前后有什么不同?上学这道

坎对他们究竟意味着什么?上学前的孩子求知的欲望有什么特点呢?经过分析,我们发现有三个特点:

首先,孩子认知的范围是有限的,对接触到的才有兴趣。第二,在孩子接触到的事物里面,有兴趣的他才提问,没趣的他就撂下不管。第三,孩子记住的是他认为对他有“用”的,以后不知道有没有用的,他不会记住。上学之后就不一样了。人类文明五千年积累下来的基础知识要在几十年内的学习中吃下去,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所以必须把知识分类,循序渐进地学习。上学后,不论接触到的和没接触到的、有兴趣和没兴趣的,他都要学,那些公式、原理、数学题,在孩子看来,根本想不到会有什么用,可是他还是要去背。于是,这就与人的本性矛盾,于是他的兴趣就逐渐淡化,因为是被迫学习,主动性没有了。

孩子需要在学校里掌握人类文明基础的部分,所以我们不可能把学校教育废掉,但我们又希望孩子能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无论是对孩子自身,还是对民族、社会、国家,都有极大的好处。了解了这个之后,我们就想编一个帮助孩子跨过这个门槛,能让孩子既保持兴趣,又能适应分科分类学习的这样过渡的书。于是我们设计了《中国儿童百科全书・上学就看》。既然是“百科”,肯定要分类,但我们的分类不叫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我们把它们分别变作8个玩的地方:动物园、植物园、中国家园、世界公园……在书中,我们设计了两个小脚丫,让孩子自己走进书中的知识中去;还有两个小卡通人,带孩子进去玩,带着孩子走进科学的迷宫。打开书的每一页,都是最精美的彩图,而且这些图都是原创的。这些图能把孩子接触到的每一个知识点,把他不知道的东西变成形象的、可感知的东西。

书里必定有文字,我们就把这些文字打碎。以往比如介绍地震,最少也要几百字,但是儿童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能太长,读到一半他们就不爱读了。于是,在这本书里,我们把知识打成小碎块,每个知识点能让孩子学上几分钟,他们的兴奋期还没过,知识已经学完了,他会去找下一个兴奋点。这样,他的兴奋状态就能保持住。

另外,在书中还设计了很多有助于知识转换的内容,比如每一页都有知识问答,都有一句英语,而且在当页中都能找到问题答案和英语的中文意思。此外,在书中,有些内容我们设置了拼音,有些则没有,因为如果全有拼音,孩子就不认字了。没拼音的内容,可以让孩子连蒙带猜。这也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通过连蒙带猜发现的东西,他们才记得更牢。但连蒙带猜要有条件,就是要提供一部分答案。孩子可以通过多次阅读,不断修正他的认识。

在这套百科全书中,我们还特意在每一页中设计了一句成语,而且对这句成语没有作任何解释。这是我们在研究了目前现代家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后特意设计的。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任何父母都不回避这个责任。在孩子上学之前,父母很尽职。但孩子上学之后,很自然地,父母的任务转换了,他们认为教育孩子的任务由学校承担了。但是父母又关心孩子的成长,于是不少家长转换角色,成为学校的“派出所”,负责监督执行老师的指令,“你今天做作业了没有”,“你做错了没有”。亲子交流削弱了。此外,近年来还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我们常听到孩子这样说家长“这个你不懂”。别说“彩铃”、“粉丝”,家长听不明白,就是家里买一个数码相机,肯定也是孩子比家长先会用。由此,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英雄地位动摇了。有心理学家曾做过调查,10岁前,父母往往是孩子心目中最大的英雄,10岁后就转移崇拜别的人了。为此,我们在书中设计了成语这个细节。孩子看不懂这些成语,最方便就是去问父母。我们统计了一下,全书300多条成语,其中80%父母都能回答出来。如果父母给孩子讲300多个成语,孩子是不会听的。如果孩子问了300多次,得到300多次答案,不仅促进了知识的增长,还促进了亲子共读,同时也强化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

此外,这套百科全书在许多细节上也是精心设计的。这套书共4本,每本都有正反两个封面,从哪边看都可以,甚至不一定要从头看,从哪一页打开都好看。孩子对某一个知识感兴趣,也可能不等这页看完,就跳到另外一页。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可能又重新对某一页发生了兴趣,可以再回头看。所以,这是一套为孩子反复阅读设计的百科全书。(本文作者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