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哈尔滨加快和谐社会建设

2005-11-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通讯员柯森 我有话说
本报讯(通讯员柯森)哈尔滨市委、市政府通过开展“城市精神”大讨论活动,凝聚了全市民心,建设和谐社会出现了可喜的局面,日前,首次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据介绍,1至9月,该市实现生产总值1325.6亿元,同比增长14.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710亿元,同比增长33%,占黑龙江省半壁江山。

今年年初,哈尔滨市委中心学习组先后三次召开了如何用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学习讨论,提出了在全市开展“城市精神”大讨论,得到了全市人民的响应。仅两个月,市民直接参与评议的人数达到4万余人(次),提出有价值的建议2000余条。哈尔滨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对市民建议进行了梳理,确定了塑造“城市精神”,凝聚全市民心,加快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

和谐社会的建设,关键是加快经济发展。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哈尔滨来说,谋划民生大计,第一位的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富裕群众。据哈尔滨统计部门介绍,今年1至9月,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325.6亿元,同比增长14.2%,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7400元,同比增长1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251元,同比增长33%,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4.3个百分点。经济的发展给就业和再就业人员提供了机会,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实现就业和再就业11.28万人,为年计划的112.8%,其中“4050”人员就业1.99万人。完成下岗失业人员培训2.1万人。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新增11.32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160.64万人,新增10.2万人。

和谐社会的建设,应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相信和依靠群众,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集聚到建设和谐社会上来。哈尔滨各级党委重点推行了党务公开,凡是群众关心的党内热点问题,容易出现以权谋私、滋生腐败、引发不公的事项,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都利用新闻媒体等方式进行公开。政府重点在行政、执法单位大厅和公共场所设置电子触摸屏,公开重大政务活动、政策法规、办事程序和公务服务内容,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

对市民反映强烈的问题,组织居民代表与有关的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对话,共同协商解决。

和谐社会的建设,着力点在民风。优良的民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必须把引导民风、优化民风摆在重要位置。在开展“城市精神”大讨论中,哈尔滨市民们,纷纷以人民来信、上网点击、撰写文章等形式积极参与。哈尔滨人“十大陋习”、“十大美德”和“城市精神”,成为市民们讨论的焦点。在讨论中,市民们逐渐认识到自觉改正陋习,弘扬美德,树立良好的民风,要从自身和身边事做起。审视和反思自身存在的陋习,市民们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今年6月8日,高考第二天的清晨,一场大雨使主干道交通严重拥堵,众多考生和家长因无法及时赶到考场而焦急万分。危急中,哈尔滨交通广播电台主持人提出“让考生车先行”的建议,一时间数千辆车齐齐地停靠在路边,让出一条条畅通无阻的“考生通道”。半个月后的中考,一辆辆挂着“免费送中考”牌子的出租车穿行于哈尔滨的大街小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