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徐肖冰侯波:用镜头记录历史

2005-12-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新武 通讯员 潘云 我有话说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记者如约来到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一个不起眼的宿舍楼。开门的是一位消瘦斯文的老太太:“是光明日报的同志吧?快请进!堵车不好走吧?”亲切的话语一下消除了记者初见前辈大家的紧张局促。

这对摄影界著名伉俪的家,客厅墙上挂着一张徐肖冰、侯波夫妇与毛泽东在香山的合影,非常引人注目。侯老介绍说:“这是1949年5月拍的,也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毛主席,非常紧张,但没想到主席是那么平易近人,幽默随和。”徐老补充说:“这次距离我上次见到主席,已经过去四年多了,但主席一看见我就叫出了我的名字。作为普通的摄影工作者,我真是非常意外,也非常激动。”这么多年过去了,主席的人格和精神始终影响着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每年国庆节前夕,两位老人都会搀扶着到天安门广场看看,那个给他们留下最灿烂记忆的天安门城楼是他们心目中永远的圣地。每年主席的诞辰和忌辰,他们也会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主席遗容,缅怀一代伟人。

56年弹指一挥间,谈起当年拍摄开国大典的情景,老人的言语和表情仍流露出抑制不住的激动和自豪。当时夫妇俩同时接到要他们上天安门城楼的通知。徐老负责电影拍摄,侯老负责照片拍摄。徐老说:“作为一个20世纪的中国人,在我的记忆中,没有一件事可以和这件事相比。我握摄影机的手都有点哆嗦,但拍摄效果还是很好的。当时我很自豪,因为我有幸记录了那一历史性的时刻,这是一个摄影工作者的莫大荣幸。”而侯老则说:“开国大典是我最得意的照片之一。不是因为照得好,而是因为它是一张非常特殊的照片,一张新中国光辉历史的见证――不是谁想拍就能拍得到的。是历史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是党和人民给了我这样的机会。”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徐肖冰、侯波拍摄的再现中国革命经历和风貌的历史照片,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十多个城市展出。这些照片是两位老摄影家50余年创作生涯的结晶,《巍巍宝塔山》、《挥手之间》、《不要忘记他》、《开国大典》、《国庆节》、《党的七届三中全会》等经典历史照片给参观者以极大的震撼,同时让大家接受了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他们说:“过去我们用我们的镜头记录了历史,现在我们还要用我们的作品把历史再现给现在的人们,尤其是作为祖国未来的孩子们。这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两位老人都很清瘦,都很沉静。当他们中的一位和记者谈话的时候,另一位总是很仔细地倾听着,眼神中流露的都是对过往岁月的缅怀。63年的婚姻,让两位老人之间有了一种常人难以达到的默契。猛一抬头间,记者突然发现,两位的衣着都是惊人的相似,一件柔软的棉质衬衣外穿着藏青色的薄棉背心。衣如其人,自然、低调。

徐肖冰1916年生于浙江省桐乡县,30年代初在上海“天一”、“明星”等影片公司担任《桃李劫》、《自由神》、《风云儿女》、《马路天使》等影片的摄影助理。1937年冬赴延安,次年入“抗大”学习,后担任陕甘宁边区抗敌电影社技术部长,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摄影师、参加拍摄《延安与八路军》、《南泥湾》等纪录片并拍摄了大量抗战图片。抗战胜利后入“东影”参加拍摄《民主东北》、《土地改革》、《解放长春》等纪录片。新中国建立后任“北影”和“新影”摄影师、编导,参加摄制《毛主席、朱总司令等莅平》、《政协筹备会》、《开国大典》、《抗美援朝第一辑》等纪录片。1986年在北京举办徐肖冰、侯波影展。1989年出版徐肖冰、侯波摄影作品集《路》,主编大型画册《长江》。历任全国人大第一至第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至第七届委员、全国总工会第九届执委、中国文联第二至第五届委员、第六届荣誉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三届主席、中国根艺美术学会名誉主席。荣获斯大林金奖一等奖、朝鲜政府二级国旗勋章、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首届国家图书奖。

侯波1924年生于山西省夏县,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至1944年,先后在延安边区中学、延安大学、延安女子大学学习。抗战胜利后,任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影科长,1949年到北平,任北平电影制片厂照相科长。同年调到中南海,任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摄影科长,为毛泽东和党中央领导同志摄影达十二年之久。拍摄了《开国大典》、《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毛泽东等在全国各地视察、会见各国元首和友好人士、接见全国各界著名人士、主持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及出国访问等活动。自1961年起任新华社摄影记者,获高级记者职称。拍摄《永乐宫》画册,出版《口述自传》、摄影作品集《路》。荣获中国图书一等奖,首届全国优秀美术图书金奖、首届国家图书奖。她是全国妇联“三八”红旗手,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代表,中国女摄影家协会荣誉主席,宋庆龄基金会荣誉理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