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给学生更多空间

2005-12-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练玉春 我有话说

徐从才:经济学博士,教育部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经济学会副会长、全国高校商业经济教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课题研究10多项,已有7项成果获省部级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

最近,南京财经大学颁布了两条学生管理新措施:其一,凡由于学习成绩原因而被要求退学的南财学生,可以提出试读申请,试读期间课程全部及格、表现良好,学校可以恢复其学籍;其二,学生在初次违纪受处分后,如果有实际的改正表现,由所在院系和学校有关部门评议后,学校可以视情况取消或减轻处分。这两条措施,被媒体概括为“退学可试读,犯错能消过”,南财这一对学生“宽严有度”的管理姿态以及其中所透露出的教育者对“教书育人”责任的全面理解,迅速在高校同行中引发积极反响。为更准确了解南财出台的新措施,本报记者特意赶赴南京,采访了南京财经大学校长徐从才教授。

记者:“退学可试读,犯错能消过”的措施在全国高校范围来看,还是比较新颖,比较大胆的一个政策。请您具体介绍一下这两条新措施。

徐从才:我校学籍管理规定:凡一学期必修课程有5门或5门以上考核成绩不及格的学生,以及累计有9门及9门以上考核成绩不及格者,需要退学。在新出台的《退学试读实施细则(试行)》规定中,这个原则不变,但是为了给单纯因为学习成绩原因而退学的学生以改进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机会,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由学生和家长申请,经所在院系同意,报学校教务处审核批准后,可以允许这些同学“退学试读”。在一年试读期间,只要他们各门课程全部及格,表现良好,由本人申请,经院系审核,报教务处复核提请分管校长批准后,可以恢复这些学生的学籍。

“消过”则是指学生因为一时冲动而违反校规校纪,初次受到处分后,确有实际的改正行为,经学生所在院系会同学校有关部门评议,考虑他受处分后的表现,可以取消或者减轻先前的处分。

记者:你所说到的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校中实际是经常听到的,而南财的做法却是少见的,具体是什么原因促使南财出台了这个政策呢?

徐从才:出台这样的措施,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其一,是所谓“一年级现象”――当一年级新生刚刚从高中升入大学,从严格的中学管理进入到相对宽松的大学环境,他们还没有完全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没有找到不同于高中的大学学习方法,加之刚刚从强度过大的高考“独木桥”冲杀过来,经历了一个假期的放松,学习的状态一时还找不回来。所以,大学一年级新生中,成绩下滑、违反校规的现象较多。这种情况下,一般是学生没有调整好状态,不是主观违纪违规,故意厌学怠学。

其二,在选择高校和大学专业的时候,一部分学生比较盲目,对学校和专业的情况和要求不了解,或者跟风,或者听命于老师、家长,以至于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比如,南财的经济管理专业一般要求有较好的数学基础,而一部分考生误以为这个文科专业不需要学数学,就轻易填报了这个专业,等到进校后才发现经管专业要学大量的数学,对于这样的学生,功课在一开始肯定跟不上。但是,只要耐心辅导,并鼓励他们多自学,也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正是为了帮助处于这两种困境中的学生,我们才制定、试行了“试读”和“消过”的政策。就是希望给这些同学一个机会,让他们从困境中走出来。

记者:出台这样的措施,有没有引起什么争论,会不会影响到学校管理的权威?试行后的反响如何呢?

徐从才:争论是有的。最初,听说了学校这方面的想法,有的老师是持反对意见的,认为这是对学生的纵容和娇惯。但是,当我们把实施这些措施的基本原因:“一年级现象”以及考生专业选择的问题,一一分析给老师们的时候,大家还是很快达成了共识。

而且,我们实行的“试读”和“消过”,是针对性很强的措施,适用范围有严格的界定,绝不是对任何学生、任何行为都一概适用。“试读”主要是针对那些仅仅由于学习成绩原因而被要求退学的学生;而“消过”的适用范围就只用于初次违纪受罚的学生,而“考试作弊”、“群殴的组织者、策划者、持械者”、“偷窃”、“触犯法律、被追究刑事责任”是不可以“消过”的。这样,学校的管理就不是“软弱”,而是“宽严有度”,充满理解。

把所有这些情况分析清楚后,原有的争论就慢慢平静了,老师对这些措施表示认同和理解;学生认为这是学校对自己的理解,也就更加珍惜学校提供的这个机会,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消过”或者经“试读”恢复学籍;而家长对这个政策更是表示欢迎,感谢学校给了他们的孩子更多的空间去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从目前的情况看,效果很好,对于学校的管理工作,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学校的管理威信并没有受到不利的影响。相反,学校的管理威信却得到了提升。

记者:南财出台这一政策的消息见诸媒体后,评论很多,大多数评论认为,这一措施看似局限于学生管理,但是实际上反映出高校整体的办学理念和教育责任感。您对此有何评价?

徐从才:从我本人和学校的角度来看,这个措施的出台,是学校管理工作中一个很正常的调整,是必然的。

大学生都是些20岁上下的年轻人,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失误,犯下一些错误。不能因为这种成长过程中的错误,就把学生整个否定掉,应该视情节给学生机会去认识和改正错误。这就是我们所主张的“以爱为本,以严为纲,有教无类”――因为学校的根本责任就是“让学生成才”。

“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是教育最核心的观念。而在很大程度上,学生和老师是处于同一平台上的同样的人,老师不应去单纯地“管”学生,学校也不能定位于“处罚”学生,而是应该从学生角度去理解他们的需要,理解他们的问题所在,并以此为基点去负责任地帮助他们,为他们的成长和成才提供更大的空间。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老师、院系负责人、校长也都是从青年学生阶段走过来的,应该主动去理解现在的学生,理解他们犯错误的原因。当学生犯错的时候,我们作为老师,作为学校,不应该把责任统统都推到学生的身上去,而是应该给他们机会改正,给他们空间成长。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要有一个前提,也就是我们所主张的,在高校的学生管理中,应当“抓住基本点,提倡多元化”――即坚持办学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学生要达到基本的行为规范,获取基本的学习成绩;在这个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认识自己的错误,纠正自己的错误;在此基础上,发掘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的潜力、为他们的成才、成长提供保障,才不至于使得学生在学校宽容、宽松的管理框架中迷失自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