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全面小康”闪耀“和谐”光辉

2005-12-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董山峰 张玉玲 我有话说
12月8日上午,北京京西宾馆,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王荣这样介绍苏州的“小康”:“大家都知道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小康的目标是人均GDP三千美金,但是十六大召开的时候,像苏州这样一些地区,人均GDP已经超过了五千美金。能否说苏州已经实现了小康?我们觉得不能这样说。因为我们认为十六大提出的小康,不仅仅是人均GDP多少的概
念,更应该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各项综合社会指标完整的体现。”

这番话出自8日开幕的2005首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由求是杂志社批准,国家统计局支持,《小康》杂志社主办的此次论坛把关系十几亿中国人切身利益的“全面小康”四字置于最明亮的位置,进行浓墨重彩地“写真”。

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说,明年开始的“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候来研究怎样实现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非常必要的。全面小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法,我们过去的理解多少有些片面性,一讲起小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常常只强调GDP和生产数量增长,而丢掉了别的目标。

卫生部部长高强说,加快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强重大疾病的防治,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人群之间医疗卫生服务差距,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使人民能够普遍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这既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期望,也是人民群众的要求。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

中国科协副主席邓楠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要求广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和丰富的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努力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也必须建立在科学技术充分发展和广泛利用的基础上。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范恒山是这样理解全面小康的――它不仅体现速度,而且体现效益;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小康,还是社会发展的小康;不仅是物质丰富的小康,还是精神愉悦的小康;不仅是规制完善的小康,还是自主自由的小康;不仅是局部的小康,还是全面的小康;不仅是有形的小康,更是无形的小康,或者说它不仅是硬件的小康,更是软件的小康。全面小康,确实有太多的内涵需要挖掘。

据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徐一帆透露,党和政府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指出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六个更加”集中表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特征。近两年,国家统计局着手研究建立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统计监测系统,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来做。国家统计局根据“六个更加”以及影响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因素等选择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科教文卫、资源环境等六大部分一共25项指标,构成了全面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

从“国家轻徭薄赋,百姓安居乐业”的古代小康,到我国曾提出的“人均GDP达到800美元”的总体小康,再到此次论坛上为专家学者热议的全面小康,中国人对小康的认识一步步跃上新的历史和理论高度。而《小康》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舒富民对此的评价是:全面小康的目标闪耀着党和人民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光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