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光谷:自主创新大舞台

2005-12-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夏斐 本报通讯员 李宏 我有话说

登上黄鹤楼,极目东南:从珞珈山、南望山、喻家山到凌架山之间,在东湖、南湖和汤逊湖畔,大约5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这里有42所高校、56个国家级科研院所、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有49名院士,2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50多万在校大学生。

如何将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000年5月,湖北省、武

汉市作出建设“武汉・中国光谷”的重大决策;2001年,原国家计委、科技部批准依托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国光谷”诞生了。

五年之后,光谷,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一个品牌。创新的勇气、创业的激情已将“智谷”沸腾,光谷犹如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翔在楚天,翔向世界。

整合资源打造创新大平台

长飞光纤、烽火科技、华工科技……这些气势夺人的龙头企业名字让“光谷”蜚声中外。但是,他们的母体更引人注目,他们是依托武汉邮科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技术发展起来的。

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唐良智自豪地说 我们建设中国光谷,走出了一条整合技术资源、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创新,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产业的道路。据统计,高新区企业85%以上的原始科研成果、80%的创业人员、90%的科技骨干直接来自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让我们走进一家企业看看――

11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烽火科技集团。这家由武汉邮科院转制而来的企业,真是一个长武汉人志气的地方。吕卫平副总裁自豪地数出了一连串第一 这里诞生了中国的第一根光纤;研制了中国第一个工程化的光电子器件;承建了中国的第一个光通信工程,打破了巴黎统筹委员会的技术封锁;第一个代表中国提出了被国际电信联盟(ITU-T)采纳的通信标准。

令人惊叹的是 烽火科技集团90%以上的科研成果均已转化为产业。已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电子设计与制造技术、ASIC设计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和光纤制造技术四大核心技术,造就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研发队伍。被国家授为“国家光纤通信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光电子工艺中心” 武汉分部 等。

烽火科技是一个缩影 创新大平台使得光谷正在“裂变” 这里建起了国内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和国内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在光通信领域,光谷的光纤光缆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上升到50%,国际市场占有率上升到10%。在激光产业领域,光谷建起了国内最大的激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激光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在信息产业领域,这里开发的移动测量系统,亚洲仅此1家。

创新大平台还延伸了光谷的产业链 移动通信、软件、汽车电子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光谷生产的手机、激光医疗和美容产品、汽车电子产品等正大步走进百姓生活。

高校企业创新成长的沃土

11月2日,第四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开幕,华工科技公司的高精度等离子切割机首度公开亮相,吸引众多眼球。这款名为RAPIER的等离子切割机代表了目前全球等离子切割系统的最高水平,是完全国产化的产品。

在风景如画的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内,华工科技副总裁阮海洪对记者说 华工图像、高理电子、正源光子等五家核心企业已入驻,占地面积500余亩,拥有5万平方米的科研和生产基地。

白天是经理,晚上是教授,永远行色匆匆……他们就是东湖大学科技园的主人。5年前,全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现场会在武汉召开,记者随会议代表来到这一片长满野草的地方奠基。如今,东湖大学科技园已成为高校最重要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这个园总占地面积200公顷,已入驻企业100多家,实施产业化项目200多个,其中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19个,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利税8亿元。

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0月12日,“神六”飞天。楚天激光员工欢欣鼓舞。监测“神六”的雷达系统上的部分器件是楚天激光焊接机焊接的;“神六”的密封舱所用不锈钢板材是楚天激光切割机切割的;“神六”火箭发动机部分零部件是楚天激光打标机打标的。

“借钱不如借脑”。楚天激光副总裁周钢说 公司聘请了中科院姚建铨院士为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并聘请国内外一批知名激光技术专家组成顾问团。楚天激光每年将销售额的8.5%以上用于研发。正是由于保障研发资金的合理投入,一批批新产品如高功率数控激光切割机等脱颖而出,其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多项经济指标连续多年稳居国内同行业第一位。

从引进、吸收到改革、创新的跨越。长飞光纤光缆公司走出了一条不同的企业自主创新之路。他们推出了中国第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纤新产品――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在世界上首次采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出了低水峰光纤;现拥有3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

长飞光纤公司副总经理李龙勤对记者说 光纤预制棒制造是光纤制造的核心技术,长飞公司早在1992年就全面掌握了等离子体激活化学气相沉积法 PCVD 预制棒制造工艺,连续13年产销量位居中国同行业第一,光纤光缆年生产能力已进入全球前五强。

11月2日上午,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大楼正式启用。这个实验室投资达4.5亿元。这是光谷推进建设国家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培育主导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实例。目前,国家空间信息实验室的申报和前期建设工作正抓紧进行,P4实验室已被国家发改委立项,核动力技术研究工程中心已于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由于高新区的积极推动,高新区企业共建立企业研发机构240家。自2001年以来,专利申请量平均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专利授权率达到70%。

为梦想插上飞翔的翅膀

光谷创业街,一个充满激情的名字。

记者漫步街头,天空正飘着丝丝秋雨。7幢酒店式公寓临街矗立。这条街的主人――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主任龚对记者说:“有激情和技术就够了,其他的事情交给我们。”

龚没有吹牛。在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每年都有一批骑着自行车的年轻人来办企业,没有一个是开着车来的;每年也有25%的企业从这里“毕业”,没有一个是骑车去的。

这种循环已经成为“光谷”的一道人文景观。所以,东湖高新区决定帮助龚做大,干脆给他一条街

这位扶植创新创业的企业家,对中国的自主创新有着独到的实践和理解。他说 中国自主创新的主体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大学和研究所,大中型企业和孵化器在孵企业。事实证明全国39000家民营企业中55万职工中,95%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是我国改革开放大潮中涌现的新型科技工作者,从事着当今世界几乎所有技术门类的研究和开发。在全国孵化器里毕业的19000多家企业中,出现了众多的高技术明星技术。

龚举出了身边的例子

凯迪电力1993年2月进驻东湖创业中心,当时注册资金只有10万元。创始人陈义龙等10余人是武汉大学的青年教师,自主开发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和锅炉在线检测清洗技术。

仅仅10年 2004年凯迪电力规模超过30亿元,税收达到2亿元,是武汉东湖高新区纳税最多的企业。公司已拥有20多项专利技术和数百项专有技术。

这里面有东湖创业中心的心血和汗水 1993年,凯迪电力公司注册时东湖创业中心出资作为公司的发起股东之一。1995年东湖创业中心增资,使其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并于1999年成功上市。2003年为支持其管理层实施MBO,同意以净资产为基价出让所持有的股份。

还有一些非常成功的例子 凡谷电子、国测电力、三特索道、银泰科技等,他们都曾受到过孵化器的帮助。今天,在东湖创业中心接受孵化的企业有200多家。将来,他们也许就会成为中国企业的新星。

目前,在东湖高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孵化网络体系。这里先后建立了东湖创业中心、留学生创业园、光谷创业街等各类孵化器7家,总孵化面积已达40万平方米,其中新增孵化面积1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到600多家,年销售收入达到102亿元。

11月9日,武汉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领导小组召开第11次会议,湖北省省长罗清泉,新任组长、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苗圩出席,研究光谷“十一五”规划,描绘光谷发展蓝图。会议提出 要将中国光谷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科技园区和全国重要的自主创新平台。

这是一个新起点。中国光谷,正在成为心脏,向大武汉输送永不枯竭的创新血液,为中部崛起提供强劲的动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