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免费“文化盛宴”引来百万游客

2005-12-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先琴 通讯员 袁瑞清 我有话说

这是一场罕见的文化景观――11月26日、27日,河南率先在全国举办文化遗产日,郑州、开封、洛阳等六个城市免费向公众开放73处历史文化景点和旅游景点,400多万名游客如潮水般从各地涌来,中原大地迅速掀起“文化狂潮”。

游客数量如“井喷”般不断攀升

11月26日,郑州市民张先

生起了个大早,赶到洛阳龙门石窟参加首届“河南文化遗产日”开幕式。令他意想不到是,早已赶来的游客已将龙门大桥挤得水泄不通,伊河两岸人潮汹涌。当日,龙门拥入游客20万人,远远超出了3万余人的日接待量。参与首届“河南文化遗产日”的其他5座城市也相继“告急”,免费开放点的游客数量如“井喷”般不断攀升。

活动覆盖的郑州、开封、洛阳、安阳、三门峡、商丘6个城市,73处景点上,纷纷创下游客数量最高纪录,两天内共接待游客460.3万人,其中洛阳、安阳和开封三市游客超过百万,龙门石窟两天接待游客50万,比“黄金周”还“黄金周”。就连昔日门可罗雀的景点也出现了人员如梭的状况,开封博物馆平时一天接待10多人,而免费开放的两天内每天接待游客都超过1万人。游客的巨增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盛,餐饮、交通等服务行业一度陷入了供不应求的状态,其他景点也借助这股强劲势头,游客数量“水涨船高”。

“门票经济”何日走向“产业经济”

百万游客争享“文化盛宴”,与其说是一种现象,倒不如说是一个信号,它表示人民群众有着巨大的文化需求,文化产业大有潜力可挖。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许多瑰丽厚重的文化遗产,精美多姿的珍贵文物却被“保护”在庭院深处,寻常百姓难见其面。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洛阳一名普通工人的话或许值得我们深思,“我在洛阳住了30年,头一次来龙门。过去是没时间,现在是票太贵。”

近些年来,许多文化遗产的管理者以保护为名,纷纷大幅提高门票价格,将文化遗产当成了“摇钱树”,将门票作为经济收入的重头,“门票经济”愈演愈甚。“门票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部分民众观赏文化遗产的权利。郑州一市民建议 经营者不应只懂得“门票经济”,坐收“买路钱”,更要懂得“产业经济”,想办法丰富旅游产品和其他相关产品,以此吸引游客消费,增加景点收入。

文化遗产应走向大众

中华文化璀璨多彩、源远流长,目前我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23处,世界自然遗产4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4处。然而我国却没有自己的文化遗产日,许多年轻人对文化遗产知之甚少,兴趣不高。

中国古都保护学会理事、郑州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处长宋秀兰说,“文化遗产要想形成影响,必须造成一定的氛围,找到适合其成长的环境。同时政府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河南文化遗产日”引起的巨大社会效应表明 人民群众需要文化,需要了解我国的优秀文化发展历史;而优秀的文化遗产也同样需要一种新的形式或载体来走近民众,让更多的人了解它,才能去保护它与传承它。因此,“河南文化遗产日”的举办更具有普遍意义和借鉴意义,这无疑是一次积极的探索。

“免费开放是趋势,文化遗产本来就是属于全人类的。因此,降低门票价格或者最终免费开放,是一个大的趋势。”河南省文化厅社会文化处处长翦辉说道。这正是河南将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定为“河南文化遗产日”的意义所在。

一名学者指出,一个没有自己独特文化的民族,不会是一个长远发展的民族;有了优秀的文化而不知道珍惜的民族,是一个很没有出息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液,是一个国家的骨髓,人们称这次“河南文化遗产日”是“文化的盛宴、人民的节日”。不难看出,文化遗产只有走向大众,才能被更好地保护和继承,只有是大众的才是民族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