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学生缘何“回炉”读技校

2005-12-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陆健 我有话说

为就业大学生忙“回炉”

拿到了大学文凭还到技校学技能,这在过去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然而在浙江省温州市的技校里就悄然出现了一些“回炉”的大学毕业生。

小张毕业于一所民办大学,当他拿着广告艺术专业文凭,到当地人才交流市场应聘每次都空手而归。“大学文凭只能证

明自己的知识,并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他一脸无奈地告诉记者 “现在一些单位招聘员工,首先要求有三到五年的工作经历,或者标明有特长者、有工作经验者优先录用。而我既无社会经验又没有工作经历,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太难了。”于是,在经过多方面分析后,他选择了进技校学习烹饪。

记者从温州技校了解到,“回炉”到该校深造的大学生,近年来呈逐年增加趋势。今年已经参加烹饪专业培训的就有37人,他们以前学的大多是国际贸易、计算机、广告等颇为热门的专业。据悉,该市另外几家技校也有不少“回炉”的大学生,他们大多是参加各种技能的短期培训。这表明大学生毕业后“回炉”上技校已由个体变为群体,成为一种现象。

是“务实增值”还是“资源浪费”

对于大学生选择“回炉”读技校这一现象,温州大学 筹 教育科学学院黄明光教授认为此举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务实精神。他说,这是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增加竞争力的措施,说明现在大学生的就业观更加务实,他们正是认识到了技能型人才的价值,才主动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需要。同时,这又是大学生自我完善和提升的进一步表现,通过技校学习可以培养自己的吃苦耐劳精神,改变就业中急功近利的思想,因此应该值得鼓励。

记者采访中发现,拿着大学文凭学技工的确也让很多人接受不了。有人表示大学毕业了去当技工纯粹是浪费,倒不如中学毕业时直接报考技校。从上小学到技校毕业需要12年,读完大学却需要16年,普通大学生每人每年花费上万元,一年技校学费也就在4000元左右。这样算下来,大学生当技工将造成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造成各种层次的劳动力资源不和谐,也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当地一家招聘单位的负责人王先生向记者坦言 “一些大学生四处求职碰壁但不愿去基层发展,他们没有实际经验,又没有一技之长,高不成低不就,这不更是浪费吗?”

“我国的应用和培养的结构性错位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该市人才交流中心的一位负责人直言不讳地指出,从目前的高校教育现状看,高等教育偏重理论轻视实践,一些大学毕业生在校学的东西相对陈旧与时代脱节,在越来越激烈的职场竞争面前失去了优势,这是高等教育的内容缺失。大学生到技校“回炉”确实是一种教育资源浪费,但这是无奈的选择。

有的教育界人士还指出,这种现象也给高校专业结构提出了需要适应市场适当调整的信号。目前一些高校专业设置并不合理,甚至某些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带有一定的盲从性和随意性,一味开设所谓热门专业。

对学生就业指导要提早

“有学历、有能力才更具吸引力。”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和生存压力,学生学得一技之长,学到能在市场经济中遨游的真本领,才是硬道理。因此,提早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英、德等发达国家,学生在上初中时就同时开始学习职业技能,不仅学士,就连硕士、博士就业前都必须拿到符合相应岗位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已有一些技校与高校合作,为高校学生开设“选修课”、实践基地等,学生毕业既能拿到学历证书,也能获得相应的技能资格证书。这样的做法是否合理还值得探讨,但大学生的“回炉”至少提醒高校,应通过改革使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需要,从而减少部分大学生花费时间和金钱的“回炉”。

此外,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不同地区还应该结合当地实际开设一些符合本地需要的专业,同时加强学生选择专业的指导工作。如学生在初中分流时就应该进行就业指导,让学生和家长清楚,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升高中,什么样的学生适合读技校、职业高中,也就是将知识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进行一个基本分类,使升入高中的学生尽早做出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减少人力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