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宁夏区党委常委会守时准点

2005-12-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庄电一 我有话说
有一次,宁夏某部门举行新闻发布会,会议组织者通知记者下午两点半开会。当记者们急急忙忙在两点半前赶到会场时,会议却没有如期举行,主席台和前几排的领导席位更是空无一人。直到下午3点,这些领导才入席,会议才开
始。

会后,有记者就此询问那位会议组织者。那位头一次组织这类活动的人回答:这次会议很重要,有重要领导出席。原定的时间就是3点。因为担心有些记者散漫,故有意通知他们提前半小时到会。

有人事后说,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以后就再晚来一会儿!

看看,不遵守时间,居然形成恶性循环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会议,不能准时召开,甚至比原定时间过了一个小时还不能开始;有些活动,为了等几个人、甚至仅仅为了等一个人,不得不一推再推。有些会议、活动由于不能准时,甚至产生了“信任危机”。有些人甚至“摸到了规律”:不必准点到会,比通知的时间晚到个二三十分钟也不会迟到,何必要在会场里白白浪费那些时间呢!

“守时”、“准点”,既是一种社会公德,又是一个人文明素质的表现。

不久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李东东、傅思和告诉记者:自治区党委常委会都是准时召开,与会者都是提前到会,几乎没有迟到的。他们还向记者讲了一个“趣闻”:一次,有位常委提前几分钟到场,进门时还笑着和人打招呼。但见到场内已经座无虚席、场内气氛严肃,便赶紧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他刚一落座,主持会议的陈建国书记就宣布开会了。此后,每次召开常委会,这位常委都要比别人早到。

有人就此对记者发出感叹:如果所有会议都能像宁夏党委常委会这样准时召开,如果所有与会者都能像宁夏党委常委这样提前到会,那该节省多少时间、提高多少效率啊!

记者感言:“守时”、“准点”,既是对自己的尊重,又是对他人的尊重,是现代文明社会人人应该遵守的公德。现在,大家都很忙,都有大量的事要做,谁都不愿意浪费时间。这样,在一些公众活动中坚持“守时”、“准点”,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宁肯自己等别人,莫让别人等自己,是一种高尚的表现。“守时”、“准点”,也应该成为现代社会提倡的一种公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