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点调节”的经济学意义

2005-12-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海云 我有话说
点穴,在中华武术里是一种神奇的功夫。武侠小说,武侠电影里面多有表现。也许是由于这种功夫过于神奇而成密技,如今反而失传。作为武功,点穴术现在是神龙见首不见尾,难识庐山真面目。

这些年来,流行的

点穴美容、点穴减肥,利用的是按摩特定的穴位,调整特定区域的经络,通过调节五脏及内分泌等达到美容减肥的目的。功效如何我们且不去评说。但是所依据的是传统中医理论中的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分布着直行的经络和由经络横向分出的脉络。经络系统内贯腑脏,外连肌表,使人体各部能够及时得到能量的补给,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在经络上遍布着大大小小三百多个气血会合的穴位。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就可以影响气血的运行,从而影响相应肌体的功能和运行。

近几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速度均保持在9%以上,成就为世界所瞩目。当然,在经济整体高速运行中,不免出现矛盾和问题。如钢铁、水泥、铝等行业投资过快增长,产能大大过剩,造成供需失调、资源紧张;房地产市场投机性泡沫出现,风险不断加大;石油不断涨价,影响到生产领域,加之运输瓶颈,造成部分地区供油紧张,等等。这就如同全身气血运行在一些穴位上出现了“拥堵”。

对于在这些经济“穴位”上出现的问题,今年以来,政府采取了被称之为“点调节”的决策。如关紧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来抑制产能过剩行业投资的过快增长,同时又能对房地产市场加强引导;调整出口税收和加工贸易政策,以抑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的大幅增长;迅速采取措施,加强成品油运行调节,以缓解一时的供求矛盾。

我们过去曾经历三次宏观调控,每次的办法都不一样。第一次是1993年到1997年,针对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实施了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五年努力,实现了“软着陆”。第二次是1997年到2003年,针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影响,采取坚持扩大内需,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遏制了通货紧缩趋势,保持了经济的平稳发展。这一次是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新一轮宏观调控,在这其中采取的“点调节”决策,成效显著,受到国内外经济学家的认可和赞扬。“点调节”触一点而影响其余,与传统医学中通过点穴而调节、影响全身功能的道理是一致的。

进入工业社会以来,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在不同的经济土壤上,产生了林林总总的经济理论。有理论经济学,有应用经济学,有管理经济学,等等。仅在应用经济学中,就有投资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人口经济学、保险经济学、销售经济学等。经济学家更是层出不穷。有人说,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引发经济理论的“相对贫困”。那么,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什么理论指导的结果,中国经济的发展,应该用什么样的经济理论指导,更成为经济学界一直热闹不停的话题。

然而,不管什么理论,无论中外,辨明症状、找准“穴位”,怕是首先要做好的事情。这是“点调节”决策的成功给我们的有益启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